信件標題: (中國上海)普陀區解放村舊改問題
來信日期: 2012-08-12
信件內容: (上海市市長)韓市長:您好!
可能都沒有人知道有這個叫解放村的地方。 。 。 。 。我們在這個屬於我們的地方,將近住了3代人,可是,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時間。我想:是不是政府把我們忘記了。我們現在用的,還是馬桶,痰盂罐,連抽水馬桶,都沒有用上。洗澡也是很不方便,我們的住房,都是很老的,結構已經很脆了,還記得:有一年,下大雪,把我們家的梁,都已近壓斷了。後面,還有一個菜場,衛生問題,很讓人擔心。
希望政府能夠盡快幫我們解決民生問題。希望我們那裡,能早日拆遷,讓我們住上與別人一樣的樓房。
市民 唐邵俊
http://wsxf.sh.gov.cn/swldxxnew/feedback_show.aspx?State=E66A806868B5E85E&LetterID=76B047FCDED43C8D
上海將為老式舊里安裝獨立式火災報警探測器,市領導出席會議( 2012年8月15日)
8月14日召開的市政府消防實事項目推進會透露,上海將為老式舊里,安裝獨立式火災報警探測器,安裝夜間熒光樓層指示牌等。副市長張學兵出席會議。
中國上海棚戶區居民-中心村(嵐皋西路、嵐皋路)居民恭喜;
浦東周浦鎮52個老舊小區改造“自選動作”聽民意( 2012年8月14日) “東南新村安裝休息桌椅、樓道扶手、晾衣架,匯麗苑塗裝地下車庫樓道,匯騰苑修補路面、改造路面積水點,果園二村加裝路燈……”翻開浦東新區周浦鎮的老舊小區改造方案,記者發現,每個小區的項目幾乎都有區別。
鎮政府負責人解釋說,“老百姓的事情,讓老百姓商量著辦。”所以,在對52個房齡逾10年的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除了“六小工程”這個統一配置的“規定動作”,還通過徵集民意制定符合小區特點的“自選動作”。這種“6+X”的改造模式,鎮政府的1500萬資金用得透明,居民真正得到實惠。
“六小工程” 升級為“6+X”
周浦鎮老舊小區中,有十幾個小區房齡已逾30年,普遍存在綠化面積少、路面破損、公共活動場所缺乏等問題,亂晾亂曬等不文明現象較多。從2011年起,鎮政府計劃分三年,對所有52個小區全部實施“六小工程”改造,包括整修路面、補種綠化、安裝小區標識牌等六項。
第一批工程實施之初,居民提出各種建議。住在底樓的居民希望能有個地方晾曬衣服,年紀較大的居民希望樓道里安裝防滑扶手,喜歡拉家常的居民希望能在綠化帶里安裝桌椅供大家休閒,喜愛健身的居民希望增加鍛煉設施。順應民意,經鎮人大代表調研、市民巡訪團巡訪並徵詢居民意見後,鎮政府決定把“六小工程”改為“6+X”工程。 “X”,就是針對居民們最希望解決的急難愁問題,量身定制個性化的改造計劃。
志願者 聽取民意提方案
去年,公元新村成為第一個開展“6+X”工程的試點小區。除了社區黨總支張貼告示徵求意見,70多歲的兩位志願者沈老伯和楊老伯還花了半個月時間,每天早起,在樓下的小花園裡與晨練和途經的居民討論。公元社區黨總支多次組織召開推進會、懇談會,成立社區便民服務工作小組,物業、居民代表、鎮主管部門一起討論方案。
沈老伯告訴記者,因為房屋間距較小,許多人家無法在窗前晾曬衣物,所以,綠化帶裡陸續出現許多材質不一的晾衣架,橫七豎八,十分難看。經統籌安排,晾衣架被定為“X”中的一項。便民小組按照“橫一線、高一致”標準,統一燒製不銹鋼管,重新製做78個晾衣架,地上還鋪上彩色行道磚,既符合居民需求,小區環境也大大改觀。
在花園中安裝桌椅也是呼聲最高的項目之一。公元新村是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社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居民總數1/3,有1000多人。老人們希望樓下能有一些休閒桌椅,走累了歇歇腳,還能聚在一起聊天解悶。因此,鎮政府立項,在新村內安裝圓桌21套、石椅39只。
公元新村的“6+X”試點成功,其他社區的居民十分羨慕。沒等多久,“6+X”便在幾十個小區中推開,大家暢所欲言,積極為社區發展出謀劃策。在“6+X”實施後,一些社區的物業費交納率從原先的20%上升到80%,充分說明,把“小事情”做到位就是大事情,居民得實惠,社區關係更和諧。
信件标题: (中国上海)普陀区解放村旧改问题
来信日期: 2012-08-12
信件内容: (上海市市长)韩市长:您好!
可能都没有人知道有这个叫解放村的地方。。。。。我们在这个属于我们的地方,将近住了3代人,可是,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间。我想:是不是政府把我们忘记了。我们现在用的,还是马桶,痰盂罐,连抽水马桶,都没有用上。洗澡也是很不方便,我们的住房,都是很老的,结构已经很脆了,还记得:有一年,下大雪,把我们家的梁,都已近压断了。后面,还有一个菜场,卫生问题,很让人担心。
希望政府能够尽快帮我们解决民生问题。希望我们那里,能早日拆迁,让我们住上与别人一样的楼房。
市民 唐邵俊
http://wsxf.sh.gov.cn/swldxxnew/feedback_show.aspx?State=E66A806868B5E85E&LetterID=76B047FCDED43C8D
上海将为老式旧里安装独立式火灾报警探测器 ,市领导出席会议( 2012年8月15日 )
8月14日召开的市政府消防实事项目推进会透露,上海将为老式旧里,安装独立式火灾报警探测器,安装夜间荧光楼层指示牌等。副市长张学兵出席会议。
中国上海棚户区居民-中心村(岚皋西路、岚皋路)居民恭喜;
浦东周浦镇52个老旧小区改造“自选动作”听民意( 2012年8月14日 ) “东南新村安装休息桌椅、楼道扶手、晾衣架,汇丽苑涂装地下车库楼道,汇腾苑修补路面、改造路面积水点,果园二村加装路灯……”翻开浦东新区周浦镇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记者发现,每个小区的项目几乎都有区别。
镇政府负责人解释说,“老百姓的事情,让老百姓商量着办。”所以,在对52个房龄逾10年的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除了“六小工程”这个统一配置的“规定动作”,还通过征集民意制定符合小区特点的“自选动作”。这种“6+X”的改造模式,镇政府的1500万资金用得透明,居民真正得到实惠。
“六小工程” 升级为“6+X”
周浦镇老旧小区中,有十几个小区房龄已逾30年,普遍存在绿化面积少、路面破损、公共活动场所缺乏等问题,乱晾乱晒等不文明现象较多。从2011年起,镇政府计划分三年,对所有52个小区全部实施“六小工程”改造,包括整修路面、补种绿化、安装小区标识牌等六项。
第一批工程实施之初,居民提出各种建议。住在底楼的居民希望能有个地方晾晒衣服,年纪较大的居民希望楼道里安装防滑扶手,喜欢拉家常的居民希望能在绿化带里安装桌椅供大家休闲,喜爱健身的居民希望增加锻炼设施。顺应民意,经镇人大代表调研、市民巡访团巡访并征询居民意见后,镇政府决定把“六小工程”改为“6+X”工程。“X”,就是针对居民们最希望解决的急难愁问题,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改造计划。
志愿者 听取民意提方案
去年,公元新村成为第一个开展“6+X”工程的试点小区。除了社区党总支张贴告示征求意见,70多岁的两位志愿者沈老伯和杨老伯还花了半个月时间,每天早起,在楼下的小花园里与晨练和途经的居民讨论。公元社区党总支多次组织召开推进会、恳谈会,成立社区便民服务工作小组,物业、居民代表、镇主管部门一起讨论方案。
沈老伯告诉记者,因为房屋间距较小,许多人家无法在窗前晾晒衣物,所以,绿化带里陆续出现许多材质不一的晾衣架,横七竖八,十分难看。经统筹安排,晾衣架被定为“X”中的一项。便民小组按照“横一线、高一致”标准,统一烧制不锈钢管,重新制做78个晾衣架,地上还铺上彩色行道砖,既符合居民需求,小区环境也大大改观。
在花园中安装桌椅也是呼声最高的项目之一。公元新村是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居民总数1/3,有1000多人。老人们希望楼下能有一些休闲桌椅,走累了歇歇脚,还能聚在一起聊天解闷。因此,镇政府立项,在新村内安装圆桌21套、石椅39只。
公元新村的“6+X”试点成功,其他社区的居民十分羡慕。没等多久,“6+X”便在几十个小区中推开,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在“6+X”实施后,一些社区的物业费交纳率从原先的20%上升到80%,充分说明,把“小事情”做到位就是大事情,居民得实惠,社区关系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