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湖北省武漢黃陂人,清末,加入海軍,後擔任新軍協統,武昌起義後,擔任湖北都督。袁世凱死後,擔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大總統。 1922年,退隱。
生平1883年,黎元洪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為人謹厚,勤學,對引擎修造學,尤具心得,為師長嚴復、薩鎮冰等所賞識
嚴復評論他:“德高才疏”。畢業後,派往廣東服役,曾在廣東水師中,任廣甲號二管輪。中國日本甲午戰爭時,被日艦擊沉,飄海,遇救。之後,投靠張之洞,被派督練新軍,並且,到多次赴日本,學習軍事。 1906年,任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今制上校旅長、團長),駐守湖北武昌。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時,黎元洪藏身在朋友家中。革命黨人因為領袖皆不在武昌,強迫黎元洪出任湖北軍政府都督。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成立後,先後推選黎元洪為中央軍政府大都督、假定副元帥、大元帥。 1912年,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黎元洪被選為臨時副總統。 1912年2月,鎮壓了反對他的武昌群英會暴動,9月,鎮壓了南湖馬隊暴動。 1913年10月,正式當選副總統。 12月,被段祺瑞脅迫,進北京。 1915年,袁世凱稱帝后,12月15日策令,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黎元洪極為反感,固辭,申令不許。
1916年,袁世凱死後,黎元洪,於6月7日9時,接其第一任任期,為大總統。 1917年,與總理段祺瑞發生府院之爭,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向德國宣戰,決裂,段祺瑞以辭職威脅,黎元洪,5月23日,免去段祺瑞的職務,段祺瑞離開北京,赴天津,擁護段祺瑞的11省督軍,在各地宣布獨立。黎元洪急召張勛,入京,調解,張勛坐鎮天津,要求黎元洪解散國會。 6月12日,黎元洪被迫下令解散國會。 6月14日,張勛帶領三千軍隊,抵燕京。 7月1日,發生張勛擁立溥儀復辟,擁立十二歲的溥儀登極。黎元洪逃入東交民巷的日本使館內,電請副總統馮國璋代行大總統職權,任命段祺瑞為總理。復辟事件後,為段祺瑞的討逆軍壓服,張勛逃入荷蘭大使館,前後,僅十二日。 7月14日,黎元洪通電去職,馮國璋任代大總統,以段祺瑞為總理。
1922年,直奉戰爭後,徐世昌被驅逐,黎元洪再接徐世昌的第二任任期,為總統。次年6月,被曹錕驅逐,經過賄選,曹錕當選第三任總統。
之後,黎元洪寓居天津租界,經商,致富,有房地產,七十餘處,晚年,生活優渥,大力贊助教育事業。 1928年,病逝於天津英租界寓所。 1935年,國民政府於武昌,為黎元洪舉行國葬。
黎元洪
中華民國大總統
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
1922年6月12日—1923年6月14日
性別: 男
政黨 進步黨
研究系
籍貫 湖北省黃陂縣
出生時間,地點: 1864年10月19日;大清湖北黃陂
逝世 1928年6月3日 (63歲)
中華民國天津市英租界
學歷
天津北洋水師學堂機械科畢業,1888
經歷
(軍政府)湖北軍都督
(軍政府)湖北軍總司令
中央軍政府大都督
假定大元帥
臨時政府副總統
大總統
民社理事長 1911.01-
同盟會協理 191103-
進步黨理事長 1913.04-
參政院院長 1914.05-
中美實業公司董事長
評介-嚴復評價黎元洪說:“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國圖存,斷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何則?以柔暗故!遍讀中西曆史,以為:天下最危險者,無過良善暗懦人。下為一家之長,將不足以庇其家;出為一國之長,必不足以保其國。”
張振武被殺案,黎元洪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後代
長女-黎紹芬,生於1901年6月16日;逝於1966年12月9日(65歲)=徐璧文
徐保羅教授
徐世敏
長子-黎紹基,生於1903年7月7日;逝於1983年1月31日(79歲)=唐閎律
次女-黎紹芳,生於1906年12月29日;逝於1945年4月15日(38歲)=袁克玖
次子-黎紹業,生於1911年7月29日;逝於1996年2月9日(84歲)=劉孝琛
外孫:胡德元(屬龍)
軼事
其二女兒-黎紹芳嫁給袁世凱九子袁克玖。黎紹芳,生於1906年12月19日。 1914年,訂婚時,才8歲。 1934年,28歲時,與袁克玖結婚。
前任:
袁世凱 中華民國大總統
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 繼任:
馮國璋
前任:
徐世昌 中華民國大總統
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
繼任:
曹錕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湖北省武汉黄陂人,清末,加入海军,后担任新军协统,武昌起义后,担任湖北都督。袁世凯死后,担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1922年,退隐。
生平1883年,黎元洪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为人谨厚,勤学,对引擎修造学,尤具心得,为师长严复、萨镇冰等所赏识
严复评论他:“德高才疏”。毕业后,派往广东服役,曾在广东水师中,任广甲号二管轮。中国日本甲午战争时,被日舰击沉,飘海,遇救。之后,投靠张之洞,被派督练新军,并且,到多次赴日本,学习军事。1906年,任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今制上校旅长、团长),驻守湖北武昌。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黎元洪藏身在朋友家中。革命党人因为领袖皆不在武昌,强迫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成立后,先后推选黎元洪为中央军政府大都督、假定副元帅、大元帅。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黎元洪被选为临时副总统。1912年2月,镇压了反对他的武昌群英会暴动,9月,镇压了南湖马队暴动。1913年10月,正式当选副总统。12月,被段祺瑞胁迫,进北京。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12月15日策令,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极为反感,固辞,申令不许。
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于6月7日9时,接其第一任任期,为大总统。1917年,与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向德国宣战,决裂,段祺瑞以辞职威胁,黎元洪,5月23日,免去段祺瑞的职务,段祺瑞离开北京,赴天津,拥护段祺瑞的11省督军,在各地宣布独立。黎元洪急召张勋,入京,调解,张勋坐镇天津,要求黎元洪解散国会。6月12日,黎元洪被迫下令解散国会。6月14日,张勋带领三千军队,抵燕京。7月1日,发生张勋拥立溥仪复辟,拥立十二岁的溥仪登极。黎元洪逃入东交民巷的日本使馆内,电请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任命段祺瑞为总理。复辟事件后,为段祺瑞的讨逆军压服,张勋逃入荷兰大使馆,前后,仅十二日。7月14日,黎元洪通电去职,冯国璋任代大总统,以段祺瑞为总理。
1922年,直奉战争后,徐世昌被驱逐,黎元洪再接徐世昌的第二任任期,为总统。次年6月,被曹锟驱逐,经过贿选,曹锟当选第三任总统。
之后,黎元洪寓居天津租界,经商,致富,有房地产,七十余处,晚年,生活优渥,大力赞助教育事业。1928年,病逝于天津英租界寓所。1935年,国民政府于武昌,为黎元洪举行国葬。
黎元洪
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
1922年6月12日—1923年6月14日
性别: 男
政党 进步党
研究系
籍贯 湖北省黄陂县
出生时间,地点: 1864年10月19日;大清湖北黄陂
逝世 1928年6月3日 (63岁)
中华民国天津市英租界
学历
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机械科毕业,1888
经历
(军政府)湖北军都督
(军政府)湖北军总司令
中央军政府大都督
假定大元帅
临时政府副总统
大总统
民社理事长 1911.01-
同盟会协理 191103-
进步党理事长 1913.04-
参政院院长 1914.05-
中美实业公司董事长
评介-严复评价黎元洪说:“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国图存,断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何则?以柔暗故!遍读中西历史,以为:天下最危险者,无过良善暗懦人。下为一家之长,将不足以庇其家;出为一国之长,必不足以保其国。”
张振武被杀案,黎元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后代
长女-黎绍芬,生于1901年6月16日;逝于1966年12月9日 (65岁)=徐璧文
徐保罗教授
徐世敏
长子-黎绍基,生于1903年7月7日;逝于1983年1月31日 (79岁)=唐闳律
次女-黎绍芳,生于1906年12月29日;逝于1945年4月15日 (38岁)=袁克玖
次子-黎绍业,生于1911年7月29日;逝于1996年2月9日 (84岁)=刘孝琛
外孙:胡德元(属龙)
轶事
其二女儿-黎绍芳嫁给袁世凯九子袁克玖。黎绍芳,生于1906年12月19日。1914年,订婚时,才8岁。1934年,28岁时,与袁克玖结婚。
前任:
袁世凯 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 继任:
冯国璋
前任:
徐世昌 中华民国大总统
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
继任:
曹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