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在國際婦女領導論壇上的講話

克林頓在國際婦女領導論壇上的講話
2012.07.10

美國國務院

發言人辦公室

2012年7月9日

國務卿希拉里•羅德姆•克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

在國際婦女領導論壇(International Women’s Leadership Forum)上的講話

2012年7月9日

政府大廈(Government House)

蒙古烏蘭巴托(Ulaanbaatar, Mongolia)

克林頓國務卿:大家下午好,我非常榮幸地再次來到蒙古,有機會討論蒙古取得的民主進步和它樹立的榜樣。主席先生,我今天和上次一樣深信,蒙古激勵人心,蒙古是一個榜樣。我感謝你的卓越領導和遠見。外交部長先生,感謝你在我們共同工作中的伙伴合作,不僅在美國與蒙古兩個之間,而且在蒙古作為民主共同體(Community of Democracies)輪值主席國的時期。

我能——我愉快地向蒙古主辦本屆國際婦女領導論壇表示讚賞,今天我非常榮幸地與金•坎貝爾(Kim Campbell)和聯合國人權事務副高級專員(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Deputy)康女士( Ms. Kang)一起來到台上。我在聽眾當中看到一位曾擔任過吉爾吉斯斯坦第一位女總統的了不起的朋友,蘿扎(Roza),見到你真是太好了,請大家為蘿扎鼓掌! (掌聲) 我們向將領導民主共同體各項努力的萊斯納大使(Ambassador Leissner),向在蒙古的所有官員,特別是向最近剛當選的議會女議員們表示祝賀! (掌聲)

如果說世界上所有強健的民主政體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它們向全體公民——男公民和女公民——完全開放;而一個沒有婦女參與的民主政體與其名稱相悖。因此,無論何時,只要我們是在討論如何支持民主,我們就必須確保婦女不僅僅是討論的內容,而且要在會​​議桌上幫助領導這個討論,並且始終不懈地幫助世界上更多的婦女得以在她們的政府中、經濟中和公民社會中發揮作用。

我很高興地看到,在蒙古這裡,支持女性領袖的成長是一個國家重點。正如主席所說和你們剛才所見到的,在最近的選舉之後,女議員人數已經是原來的三倍。這些婦女為所有有乾勁有魄力並願為國家服務的蒙古人開拓了道路。主席先生,我很喜歡你結束講話的方式,你說你希望將來有一天有一位女性的蒙古總統。那麼我想,在美國和蒙古之間應展開一場競賽,看哪個國家先有一位女總統! (掌聲)

17年前,當我還是我們國家的第一夫人時,我曾有過一次難忘的烏蘭巴託之行,如同許多曾來到這裡的人一樣,我確實被這個國家的美麗迷住了,而且為它的好客所感動,特別是蒙古人民的活力和決心。蒙古人民爭取民主的決心令我深受鼓舞。儘管有著重重困難,儘管被強大的、對蒙古的未來有著它們自身打算的鄰國所包圍,蒙古人民以極大的勇氣團結在一起,把一個一黨制的共產黨獨裁政權轉變成多元化的民主政治制度。

在我17年前的訪問中,我有幸在蒙古國立大學(Mongolian National University)講話,那時,我向任何一個認為自由與民主只適用於西方的人提出挑戰。方式很簡單,我說:“讓他們到蒙古來,讓他們看看願意在零下氣溫中舉行示威、願意經長途跋涉去投票的人。”他們要讓蒙古的民主強大起來的決心是多麼了不起。

自那時以來,蒙古已進行了6輪成功的議會選舉。你們最近通過了一個期待已久的信息自由法,讓公民更清楚地觀察政府如何運作。在蒙古的電視中,來自各政治派別的人公開、激烈地辯論各種觀點。今天,當蒙古人民為建設一個持久的民主體製而努力增進新聞自由、把公平選舉的標誌置於更高的標準、並剷除可能在任何地方冒頭的種種腐敗之際,你們理應獲得我們的支持。現在我們都來到這裡,我們都來到蒙古,重申這一地區和全世界民主勢力對蒙古的支持,並特別強調婦女在民主政體中的作用和機會。

我這次來訪是多天亞洲之行的議程之一。昨天,我在我國最重要的民主盟國之一日本出席了一個會議,幫助扶持正在起步的民主國家阿富汗。明天,我將前往越南,然後前往老撾——我將是57年來第一位訪問那裡的國務卿。而後,我將與該地區領導人一道參加在柬埔寨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我這次的亞洲之行反映了美國對外政策的一項戰略重點。在經過我們不得不把大量注意力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衝突的10年之後,美國正在大幅度增加對這個地區的外交、經濟、戰略及其他投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將重心轉向亞洲。

如歐巴馬總統和我曾經描述的那樣,我們希望在亞太地區幫助建設一個以有利於所有國家和人民的規範和製度作基礎的開放、穩定和公正的地區秩序。因此,我們的戰略包含美國對外接觸的三大領域:安全、經濟和共同價值觀。作為第一點,安全最近當然得到了很多關注。雖然安全極其重要,但它只是我們戰略接觸的一個領域。我們把我們在亞洲的經濟接觸視為同等重要,我在整個這次亞太之行中都將談到這個問題。

但我必須說,從許多意義而言,我們戰略的核心,即讓所有其他部分凝聚在一起的那一點,是我們對民主和人權的支持。這些不僅僅是我國最珍視的價值觀,而且是世界上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它們肯定每一個人的尊嚴。這些權利得到《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的確立,它們不是政府賜予個人的權利,因為每一個人已經擁有這些權利。安全、經濟和共同的價值觀共同構成我們憧憬地區和平、繁榮和自由的基礎。

現在正是一個提醒我們看到在亞洲實行民主的重要性的時候,因為許多國家正在努力確定哪一種行政模式最適合於它們的社會和國情,而它們所選擇的道路將對這個地區及更廣泛地區的億萬人民的生活產生影響。我們希望讓這個地區的人民獲得的是——如同我們希望全世界獲得的一樣:人們能夠自由地作出自己的選擇,因為當人們能夠自由選擇時,絕大多數人選擇民主。

為什麼?因為它為人民提供了有尊嚴地生活和為子女創造更美好生活的機會;它為各個社會提供最佳途徑去和平地解決爭端和形成社會與國家的共同願景;而且從各個角度看,民主國家與鄰國更能夠友好相處與合作。它們會更具有創新能力,調動和利用民主體制中人民的言論自由和智慧資本,激勵人們通過自身努力去解決問題,而不只是依靠政府。它們為人們提供將精力投入富有成效的政治和公民參與的途徑,從而減少極端主義的誘惑。開放的社會提供更多經濟、教育、文化和人民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而這些是和平的共同基礎。因此,努力擴大全球民主社會不僅是正確之舉,也是戰略上的明智之舉。如我們在蒙古所看到的那樣,民主發展事關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

我知道,有些人會說,民主能夠在世界其他地方奏效,但在亞洲不是最適宜。他們指出,民主與這一地區的歷史格格不入,也許甚至與亞洲的價值觀相對立。我認為,只需看看今天亞洲各地大小國家所發生的變化便可以駁倒這些觀點。據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報告,在過去5年裡,亞洲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方面取得穩步進展的地區。

拿泰國來說,它克服了巨大的政治分歧和軍人統治而恢復了民主治理。台灣人民最近舉行了激烈但和平的總統選舉。而亞洲最年輕的民主政體東帝汶就在這個週末舉行了議會選舉。菲律賓舉行的選舉被廣泛稱讚為比以往有了重大改進,人們還共同發起努力,打擊腐敗和提高政府透明度。在世界最大的民主制國家印度,有100多萬婦女在全國各地村莊和城市擔任民選公職,她們通過每天的努力,為公民生活帶來改善。正如總統所說,她們改善了兒童的生活,改善了殘疾人的生活,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改善了其他婦女的生活。

看一看緬甸所取得的一切。在幾十年的軍人統治之後,緬甸政府釋放了政治犯,通過了允許政黨組建及活動的法律,採取措施保護言論自由,並已開始為彌合痛苦的民族分裂作出努力。昂山素季幾十年來曾代表著她的國家被囚禁的良知,但她現在可以暢所欲言,並在議會擔當了她應有的席位。

上述成果以及整個地區的其他成果說明存在著什麼樣的可能性。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有一些政府繼續抵制改革、全天候地限制人民獲取思想和信息、囚禁表達個人觀點的人,剝奪公民選擇自己領袖的權利,執政而不擔責,損害本國的經濟進步並把財富攫為己有。在這個決定性時刻,在亞洲各國政府正在展望未來,世界各地勇敢的人們正在努力變革的時候,要求美國以及志同道合的國家和組織為民主毫不含糊地大聲疾呼。那些反對民主的人總是抓住幾個論調不放,而我們在每一個關頭都必須予以反駁。

他們的第一個論調是,民主會威脅穩定。但事實上,民主能促進穩定。誠然,壓制政治言論或嚴厲管制人們的所讀、所說和所見能造成一個安全的假象,但假象終會破滅而人們對自由的渴望卻不會消失。相反,民主為社會提供了一個關鍵的安全閥。它允許人們選擇自己的領導人,它讓那些領導人具備合法性以便為國家利益作出艱難但必要的決定,它讓少數派能夠和平地表達他們的意見,這有助於通過政治過渡保障穩定和連貫性。

我們時而聽到的另一種論調是,民主是一種特權,屬於富裕國家,發展中經濟體必須把經濟增長放在首位,然後再去關心民主。是的,亞洲確實有幾個實例顯示出一些國家沒有推行真正的政治改革便取得了初步的經濟成功,但這卻是一種目光短淺的、最終難以為繼的交換。從長遠來看,沒有政治自由化便不可能實現經濟自由化。那些希望對商業開放但卻對言論自由封閉的國家會發現,這種做法有其沉重的代價。它扼殺創新,挫傷對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的創業精神。如果沒有法治,擁有好的經營創意或擁有投資資金的人便無法相信合同會得到遵行,腐敗會受到懲治,法規會透明,糾紛會得到公平解決,以致許多人最終會到其他地方尋找機會。

剝奪工人普世權利——其中包括組織工會的權利——的國家,將付出生產力受損以及勞工騷亂愈演愈烈的代價。而且,這將是一場敗局,因為當經濟自主權最終生根,當一個中產階級得以形成,公眾要求在政治和治國事務中有發言權的呼聲也會隨之增長。那些懷疑政治開放與繁榮發展相輔相成的人只需要看看韓國、日本、印尼和台灣——這些是實現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的民主社會。或者就看看蒙古這裡,其國內生產總值(GDP)正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議會選舉與更多的經濟機會同步而至。

當然,成功的民主國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的國家並非如此。眾所周知,我們長久以來一直在進行努力。經歷了許多年的努力,我們才解決了諸多挑戰。而我所提及的那幾個地方是在過去大約20年內才開始走上民主旅程的。建立一個強大的民主體制需要時間。不只是舉行了第一次自由選舉就能大功告成的。事實上,有太多的地方試圖佯稱自己是民主國家,理由是他們在某個時間舉行過一次選舉。但我們知道這根本不是民主;它只是另一種偽裝之下的專制主義。

當我們審視每一個國家獨特的實力、挑戰和歷史時,我們知道每個國家都必須找到自己的道路。但我們可以互相學習,我們可以互相鼓勵,我們可以相互監督。我們可以找出加強法治、打擊腐敗以及如何支持公民社會的最佳途徑。民主共同體能幫助我們做到所有這一切。

民主共同體在突尼斯和摩爾多瓦的新建特別工作組正在為朝著光明前景轉型的國家提供切實支持。它在捍衛公民社會方面也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今天下午,我將幫助啟動一項民主共同體的新的行動計劃——新生民主國家領袖網(LEND Network),利用21世紀的技術支持新興民主國家的領袖們。

美國希望成為所有致力於人權和基本自由的人的堅定夥伴。這就是我為什麼如此高度重視婦女作用的原因之一,因為對我們來說,眾所周知,除非每一個階段都有婦女的參與,否則我們便無法實現民主的美好前景。

17年前我來到這裡的時候,剛剛參加完在北京舉行的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Fourth United Nations 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在那次大會上,我說過,婦女的權利是人權,人權是婦女的權利。這在今天與在那時一樣千真萬確。我非常高興地看到了自那時以來我們所取得的進步。雖然進步還不夠,也不是各地都有進步,但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始終注重婦女的作用和權利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就。隨著我們選舉出更多的婦女進入更多的高級崗位,這一點將自我應驗。

我們還認為,婦女自己必須組成網絡互相支持。因此,這次大會極其重要,因為處於領導崗位的女性面臨著一些特殊的挑戰。我們需要確保大家共享信息,共享經驗,互相支持。在民主政治中發揮作用的往往是來自公民社會,來自非政府組織的婦女。正因為如此,保護公民社會對婦女尤為重要。

因此,我們公開反對壓制性法律和對公民社會的騷擾。我們為非政府組織和遭受威脅的個人創立了一個緊急基金。我們大力支持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 Human Rights Council)設置一位集會自由特別報告員(Special Rapporteur for Freedom of Assembly)。我們創立了一個新的全球論壇“政府開放計劃”(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以促進透明化、問責制和法​​治。我們為被邊緣化的群體——種族、宗教和少數民族群體,以及男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變性者,的確,也仍然包括婦女——而大聲疾呼。

我曾經說過,21世紀的歷史將有很大一部分在亞洲書寫,21世紀最後很可能成為一個經濟增長、衝突得以​​避免和安全得到增強的世紀,這些都將是好的成果,我們正在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努力。

但是,除非我們同時還努力在世界每一個地區的每一個國家鞏固基於權利的法治架構,否則這樣的結果將是不可持續的。我們需要把21世紀變成一個讓全亞洲人民不僅變得更富裕,而且變得更自由的世紀。而我們所有人都能通過我們的政策、我們的計劃和我們的行動幫助把這樣的前景變成現實。如果我們這樣做,其收益不僅是人民更自由,而且他們更安全,更富足。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會限制這個偉大地區的人民的潛能和經濟的潛力。

因此,作為這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共同體的成員,讓我們繼續獻身於保護全世界人民權利的共同使命。而在亞洲,讓我們繼續獻身於建立一個更加自由的地區。在我們這麼做的時候,我可以同17年前一樣有把握地說,如果人們想看到民主制度發揮效力,如果人們想看到更關心提振本國人民而非中飽私囊的領導人正在帶來的進步,那就請到蒙古來。如果人們想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走上領導崗位而不是被邊緣化或被落在後邊,那就請到蒙古來。

因此在我看來——(掌聲)——總統先生,若談論我們必須共同努力確保讓更多的亞洲國家像蒙古一樣,若談論像你們在蒙古正在努力做到的那樣為本國人民提供機會,若談論將維護婦女及婦女權利和機會視為國家財富之一,蒙古是再合適不過的地方。所以說,讓人們來看看蒙古吧。他們不會失望的。非常感謝大家。 (掌聲)

Read more: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2/07/201207108787.html?CP.rss=true#ixzz20GKrNM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