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海湾大桥见证中国现代制造业新跨越( 2012年5月21日 )  

美国新海湾大桥见证中国现代制造业新跨越( 2012年5月21日 )  

全球最大跨度的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新海湾大桥,目前,主体已建造完毕正进入大桥基础设施完善阶段,将于2013年,正式通车运行,这座堪称“世界之最”的大桥,95%以上,由中国企业建造完成,其凝结着万余名中国建设者的汗水和智慧,见证了中国现代制造业勇攀世界高峰的新跨越。

  美国大桥,95%中国造

  主跨565米,设计日通车量达30万辆,可抗8级地震、外观,可与自由女神像媲美的美国标志性建筑-旧金山-奥克兰新海湾大桥,以其顶级技术难度和高昂造价,令世人惊叹。令国人骄傲的是,这座在美国桥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95%以上,由中国公司建造。

  美国新海湾大桥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梁、塔、索,主要由中国的两家公司承接,一是,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钢塔和桥梁共4.5万吨钢结构建造;一是,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了该桥主缆的建造。

  “一句话,该桥的设计和建造难度,堪称世界桥梁之最,大桥的设计与建造,主要由中国建设者完成,这在美国大桥建造史上,还是第一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副总裁说。

  要承接“世界之最”的项目,就要有独一无二的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

  美国新海湾大桥要达到抗8级地震、震后,能够立即通车的标准,美国加州政府及大桥项目,总包方AB/F(美国桥务和福陆公司联合体)对建造方提出的要求,近乎苛刻。最终,中国的两家企业,以高于合同的标准完成了交付,令美方竖起大拇指。

  振华重工承建的高160米的钢塔拼装完成时,全塔57万多个螺旋和螺孔完美对接,拼装精度的误差,远远低于合同约定的1/1000,达到1/2500,让美方技术人员折服。

  浦江缆索承包的主缆工程,因主缆有特殊结构要求,索股长精度的误差,需小于1/15000,转弯处的内外圈长度,要有180毫米的差异,这种预弯、预成型的索股,在全球业内,尚属首用。

  “当时,美国客户不放心地问我们:‘履行合同有问题吗’,我斩钉截铁地说:‘noproblem’(没问题),最终,主缆一次性完成交付。”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罗国强说。

  国际竞争对手,何以败北?

  全球业界众所周知,美国新海湾大桥,是“一战成名天下知”的项目,所有投标企业,都志在必得。美国总包方,为保障工程质量,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桥梁钢结构制造商,西欧、日本、韩国、中国的多家企业,加入了这场征战,其中,不乏在桥梁界战绩显赫的国际知名公司。

  中国企业何以力压群雄,获得大桥总包方的信任?

  “国际重大项目的竞标,对于知名度较小的我们,可谓难上加难。起初,美方代表勉强允许我们参与竞标,并表示:我们‘几乎没有中标机会’,但我们没有放弃,反而在一轮又一轮的筛选中,战斗到了最后。”罗国强说。

  主缆工程最后一轮招标对决,只剩下两家企业,一是,行业中的“世界老大”日本新日铁公司;另一家,就是上海浦江缆索公司。浦江缆索凭借国际首创的主缆索股结构,和创新型抗震技术,取得最终胜利。

  振华重工接单,并非一帆风顺。振华重工不是专业桥梁建造企业,招标时,美国总包方对其并不信任,于是,专门派考察团,赶赴振华重工长兴岛基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终,考察团给企业的建造水平、管理能力,均打出高分。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振华重工,拥有7500名持证焊工、专业远洋运输船队、产品质量“零缺陷”承诺,以及完备的售后服务系统。凭借世界一流的钢结构制造实力,给加拿大金穗大桥、美国加州卡昆兹二桥等国际项目,都贴上了“中国标签”。

  “振华重工最终获得订单,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说,就是看中了振华重工强大的制造实力、自有船队运输优势,和企业的国际化经历。”陆建忠说。

  让中国“承诺”,掷地有声

  2010年9月13日,时任美国加州州长的阿诺 施瓦辛格到访振华重工长兴岛基地,见证了大桥项目的严格施工和精细化管理,他对大桥建设者们感慨地说:“感谢你们为加州的发展,提供如此巨大的帮助!”

  这一声感谢,是对大桥建设者们辛勤劳动的致敬,也是对上海振华重工“一诺千金”的赞许。

  大桥项目,工程量大、技术标准高,美方对钢箱梁的设计要求,在建造过程中,几经变动,可以说,接单难,按时交付更难。然而,信誉至上,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必不可少的品质,必须千方百计严格履约。

  “交付前的每一步,我们都是严格按照合同履行的,美方突然改变设计,的确让我们感到意外,但,振华重工坚持一点,只要你提得出,我们就做得出,并且,保质保量完成。”陆建忠说。

  按照合同约定,大桥全部钢结构制作,须于2011年7月底前,完成并发运,延误一天交付,需支付每天35万美元的罚款,按期交付,将得到3000万美元的奖励。最终,振华重工不仅没有被罚款一分一厘,还因超出合同约定,完美地完成各项工作,获得美方6200多万美元的奖励。

  为此,美国旧金山市,颁布由市长亲笔签名盖章的公告书,为感谢振华重工海湾大桥项目团队,5年来的孜孜不倦与辛勤付出,以大桥项目总指挥李江华的名字,将2011年7月11日,命名为旧金山市的“李江华日”。

  浦江缆索凭借其技术水平和建造能力,克服重重困难按时交付,美方最终收回了“价格低于美国公司25%”的苛刻要求,这使浦江缆索获得了预期之外的更多利润。

  技术过硬和信守承诺,让浦江缆索在新海湾大桥项目中,实现“名利双收”,如今,国际桥梁业主的“邀约”纷至沓来,其中,包括意大利、土耳其、苏格兰、韩国和美国等地的知名大桥项目。一扇面向全球钢桥行业的大门,已经打开。

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介绍:2012年保障房开工建设情况

来源:中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22日 09时58分;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

今年保障房开工建设进展顺利
——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

近段时间,有关保障房的安全质量问题,再次为社会所关注。对于这项事关民生的热点问题,人们迫切地想去了解,其资金压力,是否已经得到缓解、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又有哪些措施等情况。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日前接受了采访,就相关问题一一作答。

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已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28万套,基本建成150万套,完成投资2470亿元。可以说,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比较顺利。

张学勤从4个方面,分析了进展顺利的原因:一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的部署较早;二是,中央对于这项工作的补助力度不减;三是,各地通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有了不少工作经验;四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政策措施,全力推进今年的住房保障工作。

“去年12月,国务院专门召开了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对住房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代表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和各省区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今年2月,国务院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和质量工作的督察活动,这是今年工作顺利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张学勤说,“今年,新开工套数,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中央补助资金的力度,不低于去年,补助资金下达给地方的时间,比去年早一个多月。”

资金预算,不会成为绊脚石

由于去年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在今年,会继续施工,加上,今年新开工700万套的任务,保障房的在建规模,将达到一个新高度,资金的需求量,较往年,也有所提高。

“对此,今年中央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只增不减,而且,中央也明确要求地方政府,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安排在预算内。同时,中央代地方发行的国债优先和倾斜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去年,很多地方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当作大头。融资方面,我们提出来,要规范利用企业债券,包括,利用地方的融资平台建设保障房,也包括其他企业建设保障房项目,都可以发行企业债券,当然,要按照规定通过审批。此外,还要加大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这几年,银行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张学勤说。

在资金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中央已下达地方,1483亿元补助资金,其中,第一批补助资金454亿元,已于2月份下达到地方,较去年,提前1个月,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面临的筹资的压力,将逐步得到缓解。

质量问责,建立永久责任制

由于保障房建设特殊的民生属性,其质量安全问题,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对此,张学勤表示,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历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仅不断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程序和建设行为,明确要求,保障性住房建设要保证足额投入,“通过几方面的政策措施及近年的督察情况来看,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总体可控。”张学勤说。

张学勤表示,将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建立“永久责任制度”:“按照规定,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的主体,要负各自应有之责,同时,推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永久责任制。而且,项目建成后,要在保障性住房项目设立永久标识牌,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所有参建主体,都进行标注,不仅单位名称,要刻在上面,人名,也要刻在上面。如果你做好了,将来,就是个光荣榜,做不好,就是耻辱柱。”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开展全国性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大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刻要求当地进行整改。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质量问责,不仅对参建单位有要求,地方政府也要将其纳入考核机制中。

周边配套,将会逐步完善

在保障房建设的过程中,周边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由于周边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甚至出现了“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郊区一间房”的现象。对此,张学勤表示,随着保障性社区的建设,周边的商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将逐渐跟进,但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政府已经着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般,需要3年~5年。

据张学勤介绍,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选址,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保障房,这也是推进社区融合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是,独立建设的保障型社区,这类社区在选址上,要求优先选择在交通比较便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比较到位的地方。“对那些本身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新址上选择的社区,我们要求,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基本上,做到‘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运行。力争让老百姓住上舒心的房子、有一个舒心的环境。”张学勤说。

“周边配套设施,需要经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即使是商品房小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今年,中央为了支持地方保障性住房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专门安排了一部分资金。慢慢会好一些,毕竟,去年才刚刚开始。”张学勤同时表示。

让”住有所居”成现实—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综述

北京,5月8日,江西九江市东部的螺狮山小区,属于九江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小区,这里三分之一的住户享受了廉租房政策。60多岁的陈三里,就住在这里,她告诉记者:“每月,只付27元租金,就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啦!”陈三里一家居住条件的改善,得益于中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介绍,“十一五”期间,全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

事实上,随着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中国住房保障制度也经历着不断突破、不断完善的过程。人们逐步认识到,要想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仅靠商品化是不够的。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要另辟蹊径。详细阅读>>>

广东省,2012年一季度新开工建设保障房逾17000套

广州,4月17日,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7226套,其中,廉租住房923套、经济适用住房1185套、公共租赁住房14978套、限价房140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补贴420户。这是记者17日在“2012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第一季度情况发布会”上获悉的。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英松,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按照国务院和广东省政府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有关部署,2012年,广东省要开工建设15.15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14.39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7600户,竣工保障性住房3.3万套。详细阅读>>>

2012年前4个月,甘肃省保障房开工率已达到86%

从近日召开的甘肃省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获悉,截至4月底,甘肃省已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0.3万套,开工率为86%,比去年同期提高61.64个百分点;完成投资22.42亿元,投资完成率13%。

据悉,今年,国家下达甘肃省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任务11.845万套,省政府分解任务为11.963万套,其中,新增廉租住房3.2271万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2.9114万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7753万套、新建限价商品住房8239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3759万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966户、林业棚户区改造7700户、垦区棚户区改造8648户。详细阅读>>>

2011年8月,部分地区保障房开工率排行情况

北京,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22个省、市、自治区上半年保障房建设数据。

其中,保障房建设任务量在40万套以上的有陕西、重庆、黑龙江,开工率分别为101.1%、65%和48%。

保障房建设任务量在30万到40万套之间的有10个地方,开工率分别为辽宁104.6%、山西88.5%、河北81.6%、安徽80.8%、四川73%、山东65%、内蒙古64%,江苏63.7%,湖北60%,新疆53.4%。详细阅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谈保障房建设问题

·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多渠道加强保障房建设监管

· 住房城乡建设部:按月公开保障房开工和建成情况

· 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人谈我国保障房建设管理问题

·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全部开工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部分地区保障房开工率排行榜

美國新海灣大橋見證中國現代製造業新跨越( 2012年5月21日)  

全球最大跨度的獨塔自錨式懸索橋-美國舊金山-奧克蘭新海灣大橋,目前,主體已建造完畢正進入大橋基礎設施完善階段,將於2013年,正式通車運行,這座堪稱“世界之最”的大橋,95%以上,由中國企業建造完成,其凝結著萬餘名中國建設者的汗水和智慧,見證了中國現代製造業勇攀世界高峰的新跨越。

  美國大橋,95%中國造

主跨565米,設計日通車量達30萬輛,可抗8級地震、外觀,可與自由女神像媲美的美國標誌性建築-舊金山-奧克蘭新海灣大橋,以其頂級技術難度和高昂造價,令世人驚嘆。令國人驕傲的是,這座在美國橋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橋,95%以上,由中國公司建造。

美國新海灣大橋最核心的組成部分,是梁、塔、索,主要由中國的兩家公司承接,一是,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鋼塔和橋樑共4.5萬噸鋼結構建造;一是,上海浦江纜索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了該橋主纜的建造。

“一句話,該橋的設計和建造難度,堪稱世界橋樑之最,大橋的設計與建造,主要由中國建設者完成,這在美國大橋建造史上,還是第一次。”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副總裁說。

要承接“世界之最”的項目,就要有獨一無二的建造能力和技術水平。

美國新海灣大橋要達到抗8級地震、震後,能夠立即通車的標準,美國加州政府及大橋項目,總包方AB/F(美國橋務和福陸公司聯合體)對建造方提出的要求,近乎苛刻。最終,中國的兩家企業,以高於合同的標準​​完成了交付,令美方豎起大拇指。

振華重工承建的高160米的鋼塔拼裝完成時,全塔57萬多個螺旋和螺孔完美對接,拼裝精度的誤差,遠遠低於合同約定的1/1000,達到1/2500,讓美方技術人員折服。

浦江纜索承包的主纜工程,因主纜有特殊結構要求,索股長精度的誤差,需小於1/15000,轉彎處的內外圈長度,要有180毫米的差異,這種預彎、預成型的索股,在全球業內,尚屬首用。

“當時,美國客戶不放心地問我們:’履行合同有問題嗎’,我斬釘截鐵地說:’noproblem’(沒問題),最終,主纜一次性完成交付。”上海浦江纜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羅國強說。

  國際競爭對手,何以敗北?

全球業界眾所周知,美國新海灣大橋,是“一戰成名天下知”的項目,所有投標企業,都志在必得。美國總包方,為保障工程質量,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橋樑鋼結構製造商,西歐、日本、韓國、中國的多家企業,加入了這場征戰,其中,不乏在橋樑界戰績顯赫的國際知名公司。

中國企業何以力壓群雄,獲得大橋總包方的信任?

“國際重大項目的競標,對於知名度較小的我們,可謂難上加難。起初,美方代表勉強允許我們參與競標,並表示:我們’幾乎沒有中標機會’,但我們沒有放棄,反而在一輪又一輪的篩選中,戰鬥到了最後。”羅國強說。

主纜工程最後一輪招標對決,只剩下兩家企業,一是,行業中的“世界老大”日本新日鐵公司;另一家,就是上海浦江纜索公司。浦江纜索憑藉國際首創的主纜索股結構,和創新型抗震技術,取得最終勝利。

  振華重工接單,並非一帆風順。振華重工不是專業橋樑建造企業,招標時,美國總包方對其並不信任,於是,專門派考察團,趕赴振華重工長興島基地。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最終,考察團給企業的建造水平、管理能力,均打出高分。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振華重工,擁有7500名持證焊工、專業遠洋運輸船隊、產品質量“零缺陷”承諾,以及完備的售後服務系統。憑藉世界一流的鋼結構製造實力,給加拿大金穗大橋、美國加州卡昆茲二橋等國際項目,都貼上了“中國標籤”。

“振華重工最終獲得訂單,用美國人自己的話說,就是看中了振華重工強大的製造實力、自有船隊運輸優勢,和企業的國際化經歷。”陸建忠說。

  讓中國“承諾”,擲地有聲

2010年9月13日,時任美國加州州長的阿諾施瓦辛格到訪振華重工長興島基地,見證了大橋項目的嚴格施工和精細化管理,他對大橋建設者們感慨地說: “感謝你們為加州的發展,提供如此巨大的幫助!”

這一聲感謝,是對大橋建設者們辛勤勞動的致敬,也是對上海振華重工“一諾千金”的讚許。

大橋項目,工程量大、技術標準高,美方對鋼箱樑的設計要求,在建造過程中,幾經變動,可以說,接單難,按時交付更難。然而,信譽至上,是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必不可少的品質,必須千方百計嚴格履約。

“交付前的每一步,我們都是嚴格按照合同履行的,美方突然改變設計,的確讓我們感到意外,但,振華重工堅持一點,只要你提得出,我們就做得出,並且,保質保量完成。”陸建忠說。

按照合同約定,大橋全部鋼結構製作,須於2011年7月底前,完成並發運,延誤一天交付,需支付每​​天35萬美元的罰款,按期交付,將得到3000萬美元的獎勵。最終,振華重工不僅沒有被罰款一分一厘,還因超出合同約定,完美地完成各項工作,獲得美方6200多萬美元的獎勵。

為此,美國舊金山市,頒布由市長親筆簽名蓋章的公告書,為感謝振華重工海灣大橋項目團隊,5年來的孜孜不倦與辛勤付出,以大橋項目總指揮李江華的名字,將2011年7月11日,命名為舊金山市的“李江華日”。

浦江纜索憑藉其技術水平和建造能力,克服重重困難按時交付,美方最終收回了“價格低於美國公司25%”的苛刻要求,這使浦江纜索獲得了預期之外的更多利潤。

技術過硬和信守承諾,讓浦江纜索在新海灣大橋項目中,實現“名利雙收”,如今,國際橋樑業主的“邀約”紛至沓來,其中,包括意大利、土耳其、蘇格蘭、韓國和美國等地的知名大橋項目。一扇面向全球鋼橋行業的大門,已經打開。

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介紹:2012年保障房開工建設情況

來源:中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22日09時58分;來源: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

今年保障房開工建設進展順利
——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張學勤

近段時間,有關保障房的安全質量問題,再次為社會所關注。對於這項事關民生的熱點問題,人們迫切地想去了解,其資金壓力,是否已經得到緩解、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又有哪些措施等情況。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張學勤,日前接受了採訪,就相關問題一一作答。

保障性安居工程進展順利

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已開工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228萬套,基本建成150萬套,完成投資2470億元。可以說,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進展比較順利。

張學勤從4個方面,分析了進展順利的原因:一是,今年黨中央、國務院對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的部署較早;二是,中央對於這項工作的補助力度不減;三是,各地通過幾年的經驗積累,在體制、機制建設方面有了不少工作經驗;四是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銀監會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了有關政策措施,全力推進今年的住房保障工作。

“去年12月,國務院專門召開了住房保障工作會議,對住房保障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代表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和各省區市簽訂了目標責任書。今年2月,國務院專門組織了一次關於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和質量工作的督察活動,這是今年工作順利進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張學勤說,“今年,新開工套數,比去年有所減少,但中央補助資金的力度,不低於去年,補助資金下達給地方的時間,比去年早一個多月。”

資金預算,不會成為絆腳石

由於去年開工的1000萬套保障房,在今年,會繼續施工,加上,今年新開工700萬套的任務,保障房的在建規模,將達到一個新高度,資金的需求量,較往年,也有所提高。

“對此,今年中央對於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補助力度只增不減,而且,中央也明確要求地方政府,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資金,安排在預算內。同時,中央代地方發行的國債優先和傾斜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去年,很多地方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當作大頭。融資方面,我們提出來,要規範利用企業債券,包括,​​利用地方的融資平台建設保障房,也包括其他企業建設保障房項目,都可以發行企業債券,當然,要按照規定通過審批。此外,還要加大銀行信貸的支持力度,這幾年,銀行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張學勤說。

在資金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中央已下達地方,1483億元補助資金,其中,第一批補助資金454億元,已於2月份下達到地方,較去年,提前1個月,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面臨的籌資的壓力,將逐步得到緩解。

質量問責,建立永久責任制

由於保障房建設特殊的民生屬性,其質量安全問題,自誕生之日起,便成為社會議論的熱點。對此,張學勤表示,中央政府及有關部門,歷來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不僅不斷規範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程序和建設行為,明確要求,保障性住房建設要保證足額投入,“通過幾方面的政策措施及近年的督察情況來看,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質量總體可控。”張學勤說。

張學勤表示,將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中,建立“永久責任制度”:“按照規定,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同的主體,要負各自應有之責,同時,推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質量永久責任制。而且,項目建成後,要在保障性住房項目設立永久標識牌,把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所有參建主體,都進行標註,不僅單位名稱,要刻在上面,人名,也要刻在上面。如果你做好了,將來,就是個光榮榜,做不好,就是恥辱柱。”

目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在組織開展全國性保障性住房質量安全大檢查,一旦發現問題,會立刻要求當地進行整改。同時,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質量問責,不僅對參建單位有要求,地方政府也要將其納入考核機制中。

周邊配套,將會逐步完善

在保障房建設的過程中,周邊配套設施是否完善,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由於周邊配套設施相對滯後,甚至出現了“寧要市區一張床,不要郊區一間房”的現象。對此,張學勤表示,隨著保障性社區的建設,周邊的商場、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將逐漸跟進,但需要一個過程。目前,政府已經著力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一般,需要3年~5年。

據張學勤介紹,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選址,主要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在商品房項目中配建保障房,這也是推進社區融合的一種方式;另一種是,獨立建設的保障型社區,這類社區在選址上,要求優先選擇在交通比較便利、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社會公共服務,比較到位的地方。 “對那些本身基礎設施不完善、在新址上選擇的社區,我們要求,在基礎設施、市政設施、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基本上,做到’三同步’,即同步規劃、同期建設、同時運行。力爭讓老百姓住上舒心的房子、有一個舒心的環境。”張學勤說。

“周邊配套設施,需要經歷,從無到有、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即使是商品房小區,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今年,中央為了支持地方保障性住房的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專門安排了一部分資金。慢慢會好一些,畢竟,去年才剛剛開始。”張學勤同時表示。

讓”住有所居”成現實—中國住房保障制度建設綜述

北京,5月8日,江西九江市東部的螺獅山小區,屬於九江集中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小區,這里三分之一的住戶享受了廉租房政策。 60多歲的陳三里,就住在這裡,她告訴記者:“每月,只付27元租金,就住上這麼好的房子啦!”陳三里一家居住條件的改善,得益於中國近年來大力推進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介紹,“十一五”期間,全國1140萬戶城鎮低收入家庭,和360萬戶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得到解決。

事實上,隨著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推進,中國住房保障制度也經歷著不斷突破、不斷完善的過程。人們逐步認識到,要想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僅靠商品化是不夠的。解決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要另闢蹊徑。詳細閱讀>>>

廣東省,2012年一季度新開工建設保障房逾17000套

廣州,4月17日,今年第一季度,​​廣東省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7226套,其中,廉租住房923套、經濟適用住房1185套、公共租賃住房14978套、限價房140套;新增發放廉租住房補貼420戶。這是記者17日在“2012年廣東省十件民生實事第一季度情況發布會”上獲悉的。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陳英松,在發布會上介紹說,按照國務院和廣東省政府關於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有關部署,2012年,廣東省要開工建設15.15萬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14.39萬套,新增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7600戶,竣工保障性住房3.3萬套。詳細閱讀>>>

2012年前4個月,甘肅省保障房開工率已達到86%

從近日召開的甘肅省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獲悉,截至4月底,甘肅省已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0.3萬套,開工率為86%,比去年同期提高61.64個百分點;完成投資22.42億元,投資完成率13%。

據悉,今年,國家下達甘肅省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任務11.845萬套,省政府分解任務為11.963萬套,其中,新增廉租住房3.2271萬套、新增公共租賃住房2.9114萬套、新建經濟適用住房1.7753萬套、新建限價商品住房8239套、城市棚戶區改造1.3759萬戶、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966戶、林業棚戶區改造7700戶、墾區棚戶區改造8648戶。詳細閱讀>>>

2011年8月,部分地區保障房開工率排行情況

北京,8月5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佈22個省、市、自治區上半年保障房建設數據。

其中,保障房建設任務量在40萬套以上的有陝西、重慶、黑龍江,開工率分別為101.1%、65%和48%。

保障房建設任務量在30萬到40萬套之間的有10個地方,開工率分別為遼寧104.6%、山西88.5%、河北81.6%、安徽80.8%、四川73 %、山東65%、內蒙古64%,江蘇63.7%,湖北60%,新疆53.4%。詳細閱讀>>>

· 住房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負責人談保障房建設問題

· 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求多渠道加強保障房建設監管

· 住房城鄉建設部:按月公開保障房開工和建成情況

· 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人談我國保障房建設管理問題

· 住房城鄉建設部:2011年1000萬套保障房全部開工

· 住房城鄉建設部公佈部分地區保障房開工率排行榜

U.S. new Bay Bridge to witness a new leap of China’s modern manufacturing (May 21, 2012)

The world’s largest span, single tower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 the United States San Francisco – Oakland Bay Bridge, currently, the subject had been built into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bridge is the perfect stage, in 2013 after the official opening run, this called the “world’s most “Bridge, more than 95%, built by the China Enterprise completed its condensation with the sweat and wisdom of the thousand builders, witnessed a new leap of China’s modern manufacturing and climb up the World Summit.

American Bridge, 95% made in China

The main span of 565 meters, open in design day capacity of 300 000, anti-8 earthquake, the landmark appearance, comparable with the Statue of Liberty – San Francisco – Oakland Bay Bridge, with its top-level technical difficulty and high cost. make the world wonder. People proud of this bri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history of landmark Bridge, more than 95 percent of the construction by the Chinese company.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U.S. new Bay Bridge, beams, towers, cable, mainly by the two companies to undertake, first, Shanghai Zhenhua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completed the steel towers and bridges, a total of 45000 tons of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First, the Shanghai Pujiang cable Co., Ltd. to under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s main cables.

In short, the brid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difficulty, called the bridge most of the world, the brid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ainly by Chinese buil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dge construction history is the first time. “Shanghai Zhenhua Heavy Industry (Group ) Co., party secretaries, directors, vice president, said.

To undertake the project of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we must have a unique 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level.

U.S. new Bay Bridge to achieve the anti-8 earthquake, after the earthquake, the immediate opening of the standard, the U.S. state of California and the Bridge Project, the total package side AB / F (Bridge Works and the Commonwealth of Fluor) requirements on the construction side , almost harsh. Eventually, the two companies in China, higher than the contract standard, completed delivery, the United States a thumbs-up.

Zhenhua Heavy construction 160 m high steel tower assembly is completed, the whole tower over 570,000 screw and screw the perfect docking, assembly accuracy error, far less than the contract of 1/1000, 1/2500, so that the United States technical staff impressed.

Pujiang cable contract, the main cable project, the special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due to the main cable, cable Chief precision error must be less than 1/15000, the length of the inner and outer rings of the corner, there must be differences of 180 mm, this pre-bent, pre- forming strands in the global industry, is still the first use.

“At that time, customers hold carefully asked us: ‘to perform the contract to you’ I said firmly: the ‘noproblem’ (no problem), and ultimately, the main cable to complete a one-time delivery.” Shanghai Pujiang rope Deputy General Manager Chief Engineer, Law Kwok Keung said.

International competitors, how to defeat?

The global industry is well known that the new Bay Bridge, “made her famous the world to know the project, all bidding companies are determined to win. Package side of the United States, joined this campaign to protect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on a global scale, looking for steel bridge manufacturer, Western Europe, Japan, Korea, China, many enterprises, which, there are many prominent record in the bridge sector of international well-known companies.

Why Chinese enterprises to beat the pack to get the trust of the Bridge, the total package?

Major international project to bid for the smaller-profile can be described as difficult. Initially, the U.S. representative was reluctant to allow us to bid, and said: We have almost no chances of winning contracts’, but we do not give up, but in a and a screening of the fight to the end. “Law Kwok Keung said.

The main cable project the final round of bidding duel, only two companies, one in the industry, “the world’s oldest” Japan’s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nother, that is, the Shanghai Pujiang cable company. The Pujiang rope with international first shares of the main rope structure, and innovative seismic technology to obtain the final victory.

Zhenhua Heavy orders, has not been easy. Zhenhua Heavy Industries is not a professional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ts does not trust the tender, the United States the total package, therefore, specifically to send delegation, rushed to the Zhenhua Heavy Changxing Island base. Words are but wind, seeing is believing, ultimately, the delegation to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both shot scores.

No diamond, not embrace porcelain live. Zhenhua Heavy Industries, with 7500 qualified welders, professional ocean-going shipping fleet, product quality “zero defect” commitment, as well as complete after-sales service system. With world-class steel manufacturing strength, Jinsui Bridge to Canada, California, USA, Ka Kunzi Bridge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projects, are labeled “label”.

Zhenhua Heavy Industries, the final orders, the Americans’ own words, took a fancy to a strong manufacturing strength of the Zhenhua Heavy advantage of its own fleet of transport,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said Lu Jianzhong.

China “commitment”, ringing

September 13, 2010, then California governor Arnold Schwarzenegger visited Zhenhua Heavy Changxing Island base witnessed a strict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project and the meticulous management, he said with emotion, the bridge builders: “Thank you for such a huge hel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lifornia!”

A thanks to pay tribute to the hard work of the builders of the bridge, but also on the Shanghai Zhenhua Heavy “as good as gold” praise.

Bridge project, engineering capacity, high technical standards, the U.S. steel box girder design requir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fter several changes, can be said that orders difficult, on-time delivery more difficult to. The supremacy of credibility, however, is the essential quality of the enterprise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we must do everything possible to strict compliance.

Before the delivery of each step, we are all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the United States a sudden change in design, really surprise us, but Zhenhua Heavy insist that, as long as you mention draw, we draw, and Paul quality and quantity, “said Lu Jianzhong.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ract, the bridge all the steel production, are required to complete and shipped before the end of July 2011, day of delay delivery, to pay a fine of $ 350,000 a day, on time delivery, will be $ 30 million reward. Ultimately, Zhenhua Heavy Industries is not only not be liable to a fine of a dime, but also beyond the contract agreement, the perfect completion of the work, access to the U.S. more than 6200 million-dollar reward.

To this end, the U.S. city of San Francisco, promulgated by the mayor personally signed and sealed by the announcement book, thank Zhenhua Heavy Bay Bridge project team, five years of tireless hard work, the name of the Bridge project commander Lijiang Hua, 2011 July 11, named the city of San Francisco, Lijiang Hua Day “.

The Pujiang rope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with its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delivered on time, the United States eventually recovered, the price is less than 25 percent of U.S. companies “demanding requirements, which makes the Pujiang the rope to get more profits unexpected.

Strong technology and keep their promises, Pujiang cable to achieve fame and fortune in the new Bay Bridge project, and now, “solici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bridge owners to pour in, which, including Italy, Turkey, Scotland,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well-known Bridge project. One for the global steel bridge industry, the door has been op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