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十月革命绝不能以任何名义而正当化 普京在政治镇压受害者纪念碑“悲伤之墙”落成揭幕式上的讲话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是个特殊的值得纪念的日子——10月30日——已经25年了——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纪念政治清洗受难者的日子。对于我们所有人,对于未来的世代来说,了解并记住我们历史上这一悲惨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当时各个阶层、全体人民:工人、农民、工程师、军官、宗教界人士和国家公职人员、学者、文化界人士都遭遇了残酷的迫害。大清洗不吝惜人才,不吝惜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不吝惜对祖国无限忠诚的人,每个人都可能以杜撰的、荒唐的罪名被指控。几百万人被控为“人民的敌人”,被枪毙或遭受精神折磨,饱受监狱、集中营和流放之苦。这段可怕的过去不能从民族的记忆中抹去,尤其是不能以任何方式、以任何最高的所谓人民的利益为名而正当化。在我国历史上,同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上一样,不乏那些复杂的、矛盾的时期。人们争论,寻求各种方法解释这样、那样的事件。这是寻找真相和真理的一个自然的过程。但当论及大清洗、上百万人的死亡和苦难时,就去布多夫斯基(Бутовский полигон)那些受害的兄弟们的墓碑前去看看就足够了,这样的地方在俄罗斯有很多,也就明白了任何要洗白这种罪行都是不可能的。政治镇压对于我们的全体人民、对于全社会来说都是悲剧,是对我们的人民的沉重打击,包括它的根基、文化和自我认知。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承受着这种迫害的后果。我们的义务是——不忘记。记忆本身、评价这些黑暗的历史事件所持立场的清晰和明确将是避免历史重演的强大的警示。所以,两年前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了关于永久纪念政治迫害受害者的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旨(Концепция),设立了纪念基金会。关于设立纪念碑纪念政治迫害受害者的构想是在多年前的“解冻”时期提出来的,但相关材料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准备充足。今天,我们在首都的中心地段为“悲伤之墙”揭幕。这座纪念墙是宏伟的、感人肺腑的,不论是它的内涵,还是它的造型。它唤醒我们的良知和情感及对受害者的深切同情,促使我们诚实地思考那段历史。诚挚地感谢纪念墙的设计者——Георгию Вартановичу Франгуляну,感谢莫斯科市政府承担了大部分资金支出,感谢那些为创立纪念碑而做出贡献的公民。最后,我想请求娜塔莉娅·德米特里耶夫娜·索尔仁尼琴娜允许我引用她的话“了解,记住,审判,这之后才可能原谅,”我完全赞同这句话。是的,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应该记住大清洗的悲剧,记住它的根源。但这不意味着清算。不允许再次将社会推向危险的对立境地。现在,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信任和稳定。只有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解决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俄罗斯,它是我们的唯一。再次感谢纪念墙的设计者,感谢所有参与创建此纪念墙的那些人。这座纪念墙对于我们、对于我们今天的整个国家是重要的,对于年轻人、对于明天、对于俄罗斯的未来更重要。 谢谢!​​​

普京:十月革命绝不能以任何名义而正当化

普京在政治镇压受害者纪念碑“悲伤之墙”落成揭幕式上的讲话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是个特殊的值得纪念的日子——10月30日——已经25年了——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纪念政治清洗受难者的日子。对于我们所有人,对于未来的世代来说,了解并记住我们历史上这一悲惨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当时各个阶层、全体人民:工人、农民、工程师、军官、宗教界人士和国家公职人员、学者、文化界人士都遭遇了残酷的迫害。大清洗不吝惜人才,不吝惜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不吝惜对祖国无限忠诚的人,每个人都可能以杜撰的、荒唐的罪名被指控。几百万人被控为“人民的敌人”,被枪毙或遭受精神折磨,饱受监狱、集中营和流放之苦。这段可怕的过去不能从民族的记忆中抹去,尤其是不能以任何方式、以任何最高的所谓人民的利益为名而正当化。在我国历史上,同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上一样,不乏那些复杂的、矛盾的时期。人们争论,寻求各种方法解释这样、那样的事件。这是寻找真相和真理的一个自然的过程。但当论及大清洗、上百万人的死亡和苦难时,就去布多夫斯基(Бутовский полигон)那些受害的兄弟们的墓碑前去看看就足够了,这样的地方在俄罗斯有很多,也就明白了任何要洗白这种罪行都是不可能的。政治镇压对于我们的全体人民、对于全社会来说都是悲剧,是对我们的人民的沉重打击,包括它的根基、文化和自我认知。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承受着这种迫害的后果。我们的义务是——不忘记。记忆本身、评价这些黑暗的历史事件所持立场的清晰和明确将是避免历史重演的强大的警示。所以,两年前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了关于永久纪念政治迫害受害者的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旨(Концепция),设立了纪念基金会。关于设立纪念碑纪念政治迫害受害者的构想是在多年前的“解冻”时期提出来的,但相关材料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准备充足。今天,我们在首都的中心地段为“悲伤之墙”揭幕。这座纪念墙是宏伟的、感人肺腑的,不论是它的内涵,还是它的造型。它唤醒我们的良知和情感及对受害者的深切同情,促使我们诚实地思考那段历史。诚挚地感谢纪念墙的设计者——Георгию Вартановичу Франгуляну,感谢莫斯科市政府承担了大部分资金支出,感谢那些为创立纪念碑而做出贡献的公民。最后,我想请求娜塔莉娅·德米特里耶夫娜·索尔仁尼琴娜允许我引用她的话“了解,记住,审判,这之后才可能原谅,”我完全赞同这句话。是的,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应该记住大清洗的悲剧,记住它的根源。但这不意味着清算。不允许再次将社会推向危险的对立境地。现在,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信任和稳定。只有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解决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俄罗斯,它是我们的唯一。再次感谢纪念墙的设计者,感谢所有参与创建此纪念墙的那些人。这座纪念墙对于我们、对于我们今天的整个国家是重要的,对于年轻人、对于明天、对于俄罗斯的未来更重要。

谢谢!​​​

《普京:十月革命绝不能以任何名义而正当化 普京在政治镇压受害者纪念碑“悲伤之墙”落成揭幕式上的讲话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是个特殊的值得纪念的日子——10月30日——已经25年了——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纪念政治清洗受难者的日子。对于我们所有人,对于未来的世代来说,了解并记住我们历史上这一悲惨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当时各个阶层、全体人民:工人、农民、工程师、军官、宗教界人士和国家公职人员、学者、文化界人士都遭遇了残酷的迫害。大清洗不吝惜人才,不吝惜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不吝惜对祖国无限忠诚的人,每个人都可能以杜撰的、荒唐的罪名被指控。几百万人被控为“人民的敌人”,被枪毙或遭受精神折磨,饱受监狱、集中营和流放之苦。这段可怕的过去不能从民族的记忆中抹去,尤其是不能以任何方式、以任何最高的所谓人民的利益为名而正当化。在我国历史上,同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上一样,不乏那些复杂的、矛盾的时期。人们争论,寻求各种方法解释这样、那样的事件。这是寻找真相和真理的一个自然的过程。但当论及大清洗、上百万人的死亡和苦难时,就去布多夫斯基(Бутовский полигон)那些受害的兄弟们的墓碑前去看看就足够了,这样的地方在俄罗斯有很多,也就明白了任何要洗白这种罪行都是不可能的。政治镇压对于我们的全体人民、对于全社会来说都是悲剧,是对我们的人民的沉重打击,包括它的根基、文化和自我认知。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承受着这种迫害的后果。我们的义务是——不忘记。记忆本身、评价这些黑暗的历史事件所持立场的清晰和明确将是避免历史重演的强大的警示。所以,两年前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了关于永久纪念政治迫害受害者的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旨(Концепция),设立了纪念基金会。关于设立纪念碑纪念政治迫害受害者的构想是在多年前的“解冻”时期提出来的,但相关材料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准备充足。今天,我们在首都的中心地段为“悲伤之墙”揭幕。这座纪念墙是宏伟的、感人肺腑的,不论是它的内涵,还是它的造型。它唤醒我们的良知和情感及对受害者的深切同情,促使我们诚实地思考那段历史。诚挚地感谢纪念墙的设计者——Георгию Вартановичу Франгуляну,感谢莫斯科市政府承担了大部分资金支出,感谢那些为创立纪念碑而做出贡献的公民。最后,我想请求娜塔莉娅·德米特里耶夫娜·索尔仁尼琴娜允许我引用她的话“了解,记住,审判,这之后才可能原谅,”我完全赞同这句话。是的,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应该记住大清洗的悲剧,记住它的根源。但这不意味着清算。不允许再次将社会推向危险的对立境地。现在,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信任和稳定。只有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解决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俄罗斯,它是我们的唯一。再次感谢纪念墙的设计者,感谢所有参与创建此纪念墙的那些人。这座纪念墙对于我们、对于我们今天的整个国家是重要的,对于年轻人、对于明天、对于俄罗斯的未来更重要。 谢谢!​​​》有一个想法

  1. 注意,我说的可不是「移民」,而是「移居」,有什么区别呢?

    前者可能会涉及到「别忘了你祖先是谁」这类敏感问题,而后者则要简单的多 — 换个地方生活而已。不管是留学、工作、创业,只要是长期居住,都算。

    既然要跨出国门了,那至少也得去个发达国家吧?应该不会有人想要搬到刚果、埃塞俄比亚去生活吧?

    而在发达国家中,我之所以首推日本,除了干净的空气、生活的便利、完善的福利这些你们都知道的以外,还有三个人们较少关注的理由。

    理由1:安全

    出门在外,人身安全应该是第一位的吧?

    从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日本也是世界上地震死亡率最低的国家。如果,与美国的枪支泛滥导致的死伤人数相比,日本地震的威力简直就是毛毛雨。

    美国白宫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美约有3万人死于枪击。这是什么概念?震惊世界的311东日本大地震,最终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15,894人,也就是说,美国每年因枪支泛滥导致的死亡人数,等于“两个311”。

    而311这种级别的地震,日本是百年一遇,而美国,却是每年3万人(美国总人口约3亿,私人拥有的枪支也是3亿,刚好人均一把)。

    日本的枪击杀人案件有多少?据统计,一个人在日本被枪杀的概率,和在美国被雷劈死的概率,是一样的(约为千万分之一)。

    枪支泛滥、种族歧视、再加上日益恶化的恐怖主义威胁,生活在美利坚怎能不叫人提心吊胆?

    再来看欧洲,经济衰退、穆斯林化、难民潮、脱欧之后出现的种族主义…长远来看,都是极不稳定的安全隐患。

    2016年8月,49岁的中国裁缝张朝林,在「浪漫的巴黎」,却被一群满口都是种族主义的年轻人抢劫、殴打致死(有人说这是个案,也有人说这是一个缩影)。

    另据巴黎警方的统计,在法国的一个仅有 7.7 万居民、3000 名华裔的小地区,光是在 2016 年的前 7 个月,就发生了105 件针对华人的抢劫暴力案件。

    反观日本,由于是单一民族,又是非移民国家,所以完全不存在民族矛盾和被同化等问题,社会结构简单而稳定。

    而回顾我在日本的这些年,印象中涉及到华人的重大刑事案件,受害者的一方往往还不是中国人。

    再把目光移到风光宜人的澳洲。近年来,针对当地华人的抢劫案件也是屡见不鲜,犯罪理由仅仅只是「华人有钱」。具体案例我就不列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一个跑遍了世界各地的朋友曾经对我说:
    在欧美国家,不管你多牛逼,只要往人群里一站,无论肤色、身高、体格,都瞬间让你变成一个“弱势群体”。而在日本,立马我就魁梧了许多…只要讲究点儿个人形象,走在东京的街头,没人知道你是个外国人。如果你再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那么气势上更是瞬间碾压小日本。就算他心里骂你一百遍,给你的始终都是一张笑脸。

    还有人曾开玩笑的跟我说:
    真要是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排华事件,你在欧美是逃不掉的啊,人堆里一眼就被认出来了。但是在日本,呵呵,你还可以装个韩国人。。

    理由2:平等

    贫富差距小。总人口一半以上为中产阶级(保守估计),社会没有明显的攀比和急功近利。

    腐败现象少。少到什么程度?在日本的热门职业排行榜中,公务员的排名甚至还不如农民高(没油水啊)。

    社会资源分配较为均匀。例如,一个刚来日本留学生,在医疗、子女教育、公共设施等社会福利方面,几乎与日本人享受着同等待遇。

    职业不分贵贱。这个得多说几句。你知道为什么同样面临老龄化,欧美国家大量的引进移民而日本却没有吗?

    因为自由的美国人,高贵的英国人,浪漫的法国人,是不愿意去干那些洗盘子、刷马桶之类的脏活累活的(殖民时代培养出的优越感),所以才需要大量的外来移民,来替做他们都那些底层的重复劳动。

    而日本人却刚好相反,勤劳的出了名,老年人不到干不动了不退休,工匠精神更是融入到了民族血液里。

    在日本,无论你从事多么卑微的职业,只要你能把做它做到最好,做到极致,就能被奉为“人间国宝”(职人)。你看那捏寿司的老头,奥巴马去他店里吃饭也得预约。

    而日本的年轻人,打工的时候该洗盘子洗盘子,该刷马桶刷马桶,一点也不矫情。在日本,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活得有尊严。

    理由3:离家最近的发达国家

    距离重要吗?当然重要!尤其对于我这种极讨厌坐飞机的人而言,在太平洋上飞12个小时简直如噩梦一般(北京到纽约)。

    而日本就不同了。有好几次,我从北京回东京,家人开车送我去机场。飞机在羽田着陆后,我打开微信给家人报平安,结果,他们还在北京三环的路上堵着呢。

    所以,一个住在北京五环外的上班族,每天上下班的乘车时间,基本跟我回一趟国的时间,是差不多的。所以我总觉得,虽然是出了国,但是与父母的距离还是很近的,所以我每年回国过春节(机票也便宜啊)。

    等一下!中国和日本之间,不是还有个韩国吗?是的,虽然从人均GDP等数据来看,韩国已经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不过从综合国力来看,与美、日、德这些一流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姑且算一个“低配版的发达国家”吧。

    顺便聊聊日本的经济。天生悲观的日本人,唱衰日本经济几十年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许多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三菱、索尼、松下等昔日巨头的身上。以它们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领域的失利,推论出日本制造的衰落。殊不知,日本制造业真正的支柱,并不是这些巨头,而是那些具有独特技术能力的“中小企业群”。

    还记得前两年大热的《半泽直树》吗?在剧中,半泽君无数次的回忆到,他老爸拿着一颗树脂螺丝对他说:

    不要小看这颗树脂的螺丝钉,正是这颗螺丝钉支撑着日本这个国家。

    这可不是瞎编的

    没错。这就是日本中小企业制胜的法宝:不在大市场去制造一些很一般的产品,而是在那些“缝隙市场”中投入自己拥有的技术,制造出那些其他企业绝对超不上的、不可替代的产品(甚至来制定行业标准)。而这种企业的数量,多到你想象不到。

    类似这样一颗不起眼的“树脂螺丝”,却很有可能占领着全世界70%以上的市场份额。虽然看着小,但缺了它,整台机器可能就瘫痪了。

    不信?你拆开iPhone数一数,看看里边到底有多少零件和技术是来自日本制造。

    更狠的是,人家往往只是提供一个专利或版权,只收钱不干活的。。

    总结一下:
    未来最有前途的国家是哪里?当然是我大天朝。而最适合中国人移居的国家是哪里?我首推日本。

    当然,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华人的身影。以上的观点,也只是给你一些参考。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