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從1950至1990年期間,市區共拆除棚戶、簡屋256.8萬平方米。
上海真正開始大規模推進舊區改造,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
上世紀90年代的“365危棚簡屋改造”。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市民居住矛盾突出,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只有6.1平方米,遠遠低於全國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 1992年,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要抓住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機遇,把舊區改造、改善居住的起點,落在結構簡陋、環境最差的危棚簡屋上,提出“到本世紀末完成市區365萬平方米危棚簡屋改造”(俗稱“365”)目標,拉開了大規模舊區改造序幕。在推進過程中,市政府出台一系列相關文件,通過減免土地出讓金和有關稅費以及財政補貼等政策,鼓勵國內外開發單位參與舊區改造,共改造了包括365萬平方米危棚簡屋,在內的二級舊里以下房屋,1200萬平方米,受益居民約48萬戶。
這一階段,納入改造的舊區,包括已經確定的市區365萬平方米危棚簡屋以及與上述危棚簡屋交叉或毗連,按照城市規劃要求,在地塊實施改造中,需附帶拆除的二級舊里以下的危舊房屋,據統計約300萬平方米。對於列入舊區改造範圍內的地塊,各區應當以1991年統計的365萬平方米危棚簡屋數為基礎,界定舊區改造範圍
“十五”新一輪舊區改造。根據各區統計,“十五”初期,365危棚簡屋改造任務基本完成;
全市中心城區迫切需要改造的二級舊里以下房屋,仍有1700多萬平方米。
2000年,市委七屆七次全會提出加快舊區改造要求。市政府開始將舊區改造重點轉向中心城區房屋結構和環境差的二級舊里以下地區。
在推進過程中,市認真貫徹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條例》,制定《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通過舊區改造,共完成改造二級舊里以下房屋700餘萬平方米,受益居民約28萬戶。
“十一五”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舊區改造。至2005年底,原先認定的舊區改造地塊範圍內,還有二級舊里以下房屋1000多萬平方米。 2006年
盧灣區390地塊只用了28天,簽約率就達到了67%,簽約期滿時,簽約率達到100%;
閘北橋東二期在簽約期滿時,簽約率達到86.4%;
浦東塘一塘二地塊比計劃時間提前2天,達到規定的75%的簽約率;
黃浦區東元坊地塊簽約期滿時,簽約率達到96.1%;
虹口區虹鎮老街地塊簽約期滿時,簽約率達到77.3%。
2010年,上海市區將完成400萬平米二級舊里改造
2006年04月17日,上海城市建造規劃,展示上海的城市規劃藍圖。要建,就不免有拆,海納百川,上海這座有特有的歷史文明的城市,在舊區改造上,是慎之又慎。上海發改委的負責人表示,上海將秉承“拆、改、留”宗旨,在保存老上海特色的基礎上,構建現代化大都市。
上海城區改造拆除的,只是那些已經破舊不堪的(老,舊)公有住房,以改善上海老百姓的居住困難。據介紹,這2500萬平方米的舊住房中,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的改造任務,占到了400萬平方米。
目前,市區的舊里以下房屋,有1100萬平方米
“十一五”期間,市中心將完成近40%左右的舊里改造。
二○○九年二月四日,進一步推進本市舊區改造工作-住房問題,上海,上世紀90年代“365”危棚簡屋改造,本世紀初,新一輪舊區改造,以及“十一五”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全市共拆除危舊房7000多萬平方米,約120萬戶家庭,改善了居住條件。上海舊區改造任務仍然非常艱鉅。
上海800萬平方米舊區改造,或成啟動樓市新引擎, 2009年03月
2009年,長寧區迎世博,舊居住小區綜合整治行動全面啟動。長寧區230萬平方米的舊小區,年底將改造完畢。
此次改造的舊小區,包括新涇五村在內共70萬平方米,預計約4萬居民受惠。卞百平:把舊區整治列為春節後政府辦的第一件事,是要向社會表明,政府高度重視民生的態度。
長寧區十年內,不列入拆除的成套公有住宅、售後公房約有230萬平方米。 2008年,70萬平方米,率先完成整治。 2009年5月,將有90萬平方米進入整治,至今年年底,230萬平方米的舊小區,將改造完畢。
2010.’03月11日,今後,Shanghai市按照補償標準安置後居住仍有困難的動遷居民,可申請住房保障補貼。
shanghai市通過推進一系列舊區改造新機制,在2010至2012年三年時間裡,中心城區完成約240萬平方米,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
《關於貫徹國務院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會議精神加快本市舊區改造工作意見的通知》,以市政府今年5號文件的形式發布。 《通知》明確,2010-2012年,中心城區完成約240萬平方米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
“十二五”期間,中心城區完成約350萬平方米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其中,長寧、盧灣、靜安、徐匯等區基本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
滬召開舊區改造工作推進會, 年內完成舊改50萬平方米,2010-06-14 ,今年,本市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新啟動一批市重點舊改項目的改造。
啟動閘北區長安西塊、北蘇州河2、3、4街坊;楊浦區平涼西塊12街坊,定海152、153街坊,大橋109、110街坊;黃浦區董家渡13B、15B街坊;普陀區老真北地塊等市重點舊改項目的改造。
今年,本市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新啟動一批市重點舊改項目的改造。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上海市舊區改造工作推進大會上獲悉,今年1―5月,中心城區舊區改造共動遷居民約7600戶,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24.5萬平方米。
今年,Shanghai市中心城區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郊區城鎮開展危舊房調查摸底,研究制定改造機制和政策,對改造條件成熟的地塊,積極開展改造工作。
啟動閘北區長安西塊(23-25W)、北蘇州河2、3、4街坊;楊浦區平涼西塊12街坊,定海152、153街坊,大橋109、110街坊;黃浦區董家渡13B、15B街坊;普陀區老真北地塊等,市重點舊改項目的改造。
經市政府批准,2010―2015年市土地儲備中心、市城投公司、市久事公司等,繼續參與楊浦、閘北、虹口、普陀、黃浦等14塊成片舊改地塊的改造,並列為本市舊改重點推進項目。 14塊地塊,涉及居民約8萬戶,二級舊里以下房屋174萬平方米。
2010年,開建580萬套保障房
滬召開舊區改造工作推進會, 年內完成舊改50萬平方米,2010-06-14 ,今年,市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新啟動一批市重點舊改項目的改造。
上海市舊區改造工作推進大會上獲悉,今年1―5月,中心城區舊區改造共動遷居民約7600戶,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24.5萬平方米。
今年,本市中心城區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
2011.’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在作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要再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共1000萬套”。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方網站公佈的該局“2011年工作要點”提出,今年,該市計劃新建1500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其中,拆遷安置房面積為800萬平方米,經適房為500萬平米,公租房為200萬平方米。拆遷安置房,佔據了該市今年保障房建設半壁江山。
舊區改造,歷來是推動上海房地產發展的第一推手。今年2月28日,上海市副市長沈駿在該市舊區改造工作會議上,透露,“十一五”期間,上海中心城區共拆除二級舊里以下的房屋343萬平方米。
2011.’2月18日,上海召開2011年上海市舊區改造工作會議。 “十二五”期間,上海將把舊區改造作為完善市民住房保障的重點。
計劃,上海將在五年內,完成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350萬平方米改造,受益居民約15萬戶。
其中,五年內,基本完成盧灣、靜安、長寧、徐匯等區成片地塊改造;
楊浦、虹口、閘北、普陀、黃浦等區,選擇成片集中地塊進行改造;
浦東新區基本完成中環線以內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
上海將啟動和開展郊區城鎮棚戶簡屋改造,基本完成寶山區顧村鎮、金山區朱涇鎮等成片棚戶簡屋改造試點工作。
上海副市長沈駿在會議上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舊區改造列入了上海市政府重點工作,市、區有關部門要全力推進舊區改造工作。
統計,“十一五”期間,上海中心城區共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343萬平方米,受益居民達到12.5萬戶。上海市重點舊改項目-閘北區“北廣場”、黃浦區董家渡13A、15A街坊、普陀區建民村等相繼完成改造。
上海市舊區改造,5年內,舊改350萬平方米,惠民15萬戶,2011年02月19日,今年,上海中心城區將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80萬平方米,動遷居民約3.2萬戶。記者從2月18日召開的上海市舊區改造工作會議獲悉,“十二五”舊區改造過程中,各區將堅持“二次徵詢”的做法,完成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350萬平方米改造,使15萬戶居民受益。
“二次徵詢”是上海為充分尊重市民舊區改造意願而實施的事前徵詢制度:第一次是徵詢舊區改造意願,原則上達到90%同意才可以進行舊改;第二次是徵詢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原則上達到2/3以上同意才可以通過。
上海市建交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近出台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要求房屋徵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基本原則,上海舊區改造“二次徵詢”的做法,符合《徵收條例》的立法精神。自2008年上海實行舊改新政以來,共有46個地塊開展事前“二次徵詢”,全部通過徵詢規定比例,並正式啟動改造。目前,“二次徵詢”已有一套成熟的做法,老百姓普遍接受。
“十一五”期間,上海中心城區共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343萬平方米,受益居民12.5萬戶。
會議透露,上海“十二五”舊區改造目標已經確定:完成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350萬平方米改造,受益居民約15萬戶。其中,盧灣、靜安、長寧、徐匯等區基本完成成片地塊改造,楊浦、虹口、閘北、普陀、黃浦等區,選擇群眾呼聲高的成片集中地塊進行改造,浦東新區基本完成中環線以內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啟動和開展郊區城鎮棚戶簡屋改造,基本完成寶山區顧村鎮、金山區朱涇鎮等成片棚戶簡屋改造試點工作;進一步開展舊住房綜合改造,繼續推進成套改造、綜合整治、平改坡、拆除重建等各類舊住房綜合改造。積極穩妥開展歷史建築和風貌歷史街區的保護性改造。
國家房屋徵收條例出台後,對本市房屋拆遷管理體制和具體操作,產生了重大影響。近期,上海正抓緊制訂出臺本市房屋徵收實施細則。今年本市初步安排市、區兩級新開工動遷安置房1000多萬平方米,初步排定市屬動遷安置房供應5萬套左右。
据统计,从1950至1990年期间,市区共拆除棚户、简屋256.8万平方米。
上海真正开始大规模推进旧区改造,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
上世纪90年代的“365危棚简屋改造”。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民居住矛盾突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1平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992年,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抓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机遇,把旧区改造、改善居住的起点,落在结构简陋、环境最差的危棚简屋上,提出“到本世纪末完成市区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改造”(俗称“365”)目标,拉开了大规模旧区改造序幕。在推进过程中,市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通过减免土地出让金和有关税费以及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国内外开发单位参与旧区改造,共改造了包括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在内的二级旧里以下房屋,12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48万户。
这一阶段,纳入改造的旧区,包括已经确定的市区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以及与上述危棚简屋交叉或毗连,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在地块实施改造中,需附带拆除的二级旧里以下的危旧房屋,据统计约300万平方米。对于列入旧区改造范围内的地块,各区应当以1991年统计的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数为基础,界定旧区改造范围
“十五”新一轮旧区改造。根据各区统计,“十五”初期,365危棚简屋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全市中心城区迫切需要改造的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仍有1700多万平方米。
2000年,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旧区改造要求。市政府开始将旧区改造重点转向中心城区房屋结构和环境差的二级旧里以下地区。
在推进过程中,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条例》,制定《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通过旧区改造,共完成改造二级旧里以下房屋700余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28万户。
“十一五”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旧区改造。至2005年底,原先认定的旧区改造地块范围内,还有二级旧里以下房屋1000多万平方米。2006年
卢湾区390地块只用了28天,签约率就达到了67%,签约期满时,签约率达到100%;
闸北桥东二期在签约期满时,签约率达到86.4%;
浦东塘一塘二地块比计划时间提前2天,达到规定的75%的签约率;
黄浦区东元坊地块签约期满时,签约率达到96.1%;
虹口区虹镇老街地块签约期满时,签约率达到77.3%。
2010年,上海市区将完成400万平米二级旧里改造
2006年04月17日,上海城市建造规划,展示上海的城市规划蓝图。要建,就不免有拆,海纳百川,上海这座有特有的历史文明的城市,在旧区改造上,是慎之又慎。上海发改委的负责人表示,上海将秉承“拆、改、留”宗旨,在保存老上海特色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大都市。
上海城区改造拆除的,只是那些已经破旧不堪的(老,旧)公有住房,以改善上海老百姓的居住困难。据介绍,这2500万平方米的旧住房中,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的改造任务,占到了400万平方米。
目前,市区的旧里以下房屋,有1100万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市中心将完成近40%左右的旧里改造。
二○○九年二月四日,进一步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住房问题,上海,上世纪90年代“365”危棚简屋改造,本世纪初,新一轮旧区改造,以及“十一五”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市共拆除危旧房7000多万平方米,约120万户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上海旧区改造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上海800万平方米旧区改造,或成启动楼市新引擎, 2009年03月
2009年,长宁区迎世博,旧居住小区综合整治行动全面启动。长宁区230万平方米的旧小区,年底将改造完毕。
此次改造的旧小区,包括新泾五村在内共70万平方米,预计约4万居民受惠。卞百平:把旧区整治列为春节后政府办的第一件事,是要向社会表明,政府高度重视民生的态度。
长宁区十年内,不列入拆除的成套公有住宅、售后公房约有230万平方米。2008年,70万平方米,率先完成整治。2009年5月,将有90万平方米进入整治,至今年年底,230万平方米的旧小区,将改造完毕。
2010.’03月11日,今后,Shanghai市按照补偿标准安置后居住仍有困难的动迁居民,可申请住房保障补贴。
shanghai市通过推进一系列旧区改造新机制,在2010至2012年三年时间里,中心城区完成约240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关于贯彻国务院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会议精神加快本市旧区改造工作意见的通知》,以市政府今年5号文件的形式发布。《通知》明确,2010-2012年,中心城区完成约240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完成约350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其中,长宁、卢湾、静安、徐汇等区基本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沪召开旧区改造工作推进会, 年内完成旧改50万平方米,2010-06-14 ,今年,本市将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0万平方米,新启动一批市重点旧改项目的改造。
启动闸北区长安西块、北苏州河2、3、4街坊;杨浦区平凉西块12街坊,定海152、153街坊,大桥109、110街坊;黄浦区董家渡13B、15B街坊;普陀区老真北地块等市重点旧改项目的改造。
今年,本市将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0万平方米,新启动一批市重点旧改项目的改造。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推进大会上获悉,今年1―5月,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共动迁居民约7600户,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24.5万平方米。
今年,Shanghai市中心城区将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0万平方米;郊区城镇开展危旧房调查摸底,研究制定改造机制和政策,对改造条件成熟的地块,积极开展改造工作。
启动闸北区长安西块(23-25W)、北苏州河2、3、4街坊;杨浦区平凉西块12街坊,定海152、153街坊,大桥109、110街坊;黄浦区董家渡13B、15B街坊;普陀区老真北地块等,市重点旧改项目的改造。
经市政府批准,2010―2015年市土地储备中心、市城投公司、市久事公司等,继续参与杨浦、闸北、虹口、普陀、黄浦等14块成片旧改地块的改造,并列为本市旧改重点推进项目。14块地块,涉及居民约8万户,二级旧里以下房屋174万平方米。
2010年,开建580万套保障房
沪召开旧区改造工作推进会, 年内完成旧改50万平方米,2010-06-14 ,今年,市将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0万平方米,新启动一批市重点旧改项目的改造。
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推进大会上获悉,今年1―5月,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共动迁居民约7600户,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24.5万平方米。
今年,本市中心城区将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0万平方米
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方网站公布的该局“2011年工作要点”提出,今年,该市计划新建150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其中,拆迁安置房面积为800万平方米,经适房为500万平米,公租房为20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占据了该市今年保障房建设半壁江山。
旧区改造,历来是推动上海房地产发展的第一推手。今年2月28日,上海市副市长沈骏在该市旧区改造工作会议上,透露,“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心城区共拆除二级旧里以下的房屋343万平方米。
2011.’2月18日,上海召开2011年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会议。“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把旧区改造作为完善市民住房保障的重点。
计划,上海将在五年内,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50万平方米改造,受益居民约15万户。
其中,五年内,基本完成卢湾、静安、长宁、徐汇等区成片地块改造;
杨浦、虹口、闸北、普陀、黄浦等区,选择成片集中地块进行改造;
浦东新区基本完成中环线以内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上海将启动和开展郊区城镇棚户简屋改造,基本完成宝山区顾村镇、金山区朱泾镇等成片棚户简屋改造试点工作。
上海副市长沈骏在会议上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旧区改造列入了上海市政府重点工作,市、区有关部门要全力推进旧区改造工作。
统计,“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心城区共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4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到12.5万户。上海市重点旧改项目-闸北区“北广场”、黄浦区董家渡13A、15A街坊、普陀区建民村等相继完成改造。
上海市旧区改造,5年内,旧改350万平方米,惠民15万户,2011年02月19日,今年,上海中心城区将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80万平方米,动迁居民约3.2万户。记者从2月18日召开的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会议获悉,“十二五”旧区改造过程中,各区将坚持“二次征询”的做法,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50万平方米改造,使15万户居民受益。
“二次征询”是上海为充分尊重市民旧区改造意愿而实施的事前征询制度:第一次是征询旧区改造意愿,原则上达到90%同意才可以进行旧改;第二次是征询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原则上达到2/3以上同意才可以通过。
上海市建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近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要求房屋征收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基本原则,上海旧区改造“二次征询”的做法,符合《征收条例》的立法精神。自2008年上海实行旧改新政以来,共有46个地块开展事前“二次征询”,全部通过征询规定比例,并正式启动改造。目前,“二次征询”已有一套成熟的做法,老百姓普遍接受。
“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心城区共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4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2.5万户。
会议透露,上海“十二五”旧区改造目标已经确定: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50万平方米改造,受益居民约15万户。其中,卢湾、静安、长宁、徐汇等区基本完成成片地块改造,杨浦、虹口、闸北、普陀、黄浦等区,选择群众呼声高的成片集中地块进行改造,浦东新区基本完成中环线以内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启动和开展郊区城镇棚户简屋改造,基本完成宝山区顾村镇、金山区朱泾镇等成片棚户简屋改造试点工作;进一步开展旧住房综合改造,继续推进成套改造、综合整治、平改坡、拆除重建等各类旧住房综合改造。积极稳妥开展历史建筑和风貌历史街区的保护性改造。
国家房屋征收条例出台后,对本市房屋拆迁管理体制和具体操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近期,上海正抓紧制订出台本市房屋征收实施细则。今年本市初步安排市、区两级新开工动迁安置房1000多万平方米,初步排定市属动迁安置房供应5万套左右。
據統計,從1950至1990年期間,市區共拆除棚戶、簡屋256.8萬平方米。
上海真正開始大規模推進舊區改造,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
上世紀90年代的“365危棚簡屋改造”。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市民居住矛盾突出,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只有6.1平方米,遠遠低於全國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 1992年,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要抓住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機遇,把舊區改造、改善居住的起點,落在結構簡陋、環境最差的危棚簡屋上,提出“到本世紀末完成市區365萬平方米危棚簡屋改造”(俗稱“365”)目標,拉開了大規模舊區改造序幕。在推進過程中,市政府出台一系列相關文件,通過減免土地出讓金和有關稅費以及財政補貼等政策,鼓勵國內外開發單位參與舊區改造,共改造了包括365萬平方米危棚簡屋,在內的二級舊里以下房屋,1200萬平方米,受益居民約48萬戶。
這一階段,納入改造的舊區,包括已經確定的市區365萬平方米危棚簡屋以及與上述危棚簡屋交叉或毗連,按照城市規劃要求,在地塊實施改造中,需附帶拆除的二級舊里以下的危舊房屋,據統計約300萬平方米。對於列入舊區改造範圍內的地塊,各區應當以1991年統計的365萬平方米危棚簡屋數為基礎,界定舊區改造範圍
“十五”新一輪舊區改造。根據各區統計,“十五”初期,365危棚簡屋改造任務基本完成;
全市中心城區迫切需要改造的二級舊里以下房屋,仍有1700多萬平方米。
2000年,市委七屆七次全會提出加快舊區改造要求。市政府開始將舊區改造重點轉向中心城區房屋結構和環境差的二級舊里以下地區。
在推進過程中,市認真貫徹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條例》,制定《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通過舊區改造,共完成改造二級舊里以下房屋700餘萬平方米,受益居民約28萬戶。
“十一五”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舊區改造。至2005年底,原先認定的舊區改造地塊範圍內,還有二級舊里以下房屋1000多萬平方米。 2006年
盧灣區390地塊只用了28天,簽約率就達到了67%,簽約期滿時,簽約率達到100%;
閘北橋東二期在簽約期滿時,簽約率達到86.4%;
浦東塘一塘二地塊比計劃時間提前2天,達到規定的75%的簽約率;
黃浦區東元坊地塊簽約期滿時,簽約率達到96.1%;
虹口區虹鎮老街地塊簽約期滿時,簽約率達到77.3%。
2010年,上海市區將完成400萬平米二級舊里改造
2006年04月17日,上海城市建造規劃,展示上海的城市規劃藍圖。要建,就不免有拆,海納百川,上海這座有特有的歷史文明的城市,在舊區改造上,是慎之又慎。上海發改委的負責人表示,上海將秉承“拆、改、留”宗旨,在保存老上海特色的基礎上,構建現代化大都市。
上海城區改造拆除的,只是那些已經破舊不堪的(老,舊)公有住房,以改善上海老百姓的居住困難。據介紹,這2500萬平方米的舊住房中,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的改造任務,占到了400萬平方米。
目前,市區的舊里以下房屋,有1100萬平方米
“十一五”期間,市中心將完成近40%左右的舊里改造。
二○○九年二月四日,進一步推進本市舊區改造工作-住房問題,上海,上世紀90年代“365”危棚簡屋改造,本世紀初,新一輪舊區改造,以及“十一五”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全市共拆除危舊房7000多萬平方米,約120萬戶家庭,改善了居住條件。上海舊區改造任務仍然非常艱鉅。
上海800萬平方米舊區改造,或成啟動樓市新引擎, 2009年03月
2009年,長寧區迎世博,舊居住小區綜合整治行動全面啟動。長寧區230萬平方米的舊小區,年底將改造完畢。
此次改造的舊小區,包括新涇五村在內共70萬平方米,預計約4萬居民受惠。卞百平:把舊區整治列為春節後政府辦的第一件事,是要向社會表明,政府高度重視民生的態度。
長寧區十年內,不列入拆除的成套公有住宅、售後公房約有230萬平方米。 2008年,70萬平方米,率先完成整治。 2009年5月,將有90萬平方米進入整治,至今年年底,230萬平方米的舊小區,將改造完畢。
2010.’03月11日,今後,Shanghai市按照補償標準安置後居住仍有困難的動遷居民,可申請住房保障補貼。
shanghai市通過推進一系列舊區改造新機制,在2010至2012年三年時間裡,中心城區完成約240萬平方米,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
《關於貫徹國務院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會議精神加快本市舊區改造工作意見的通知》,以市政府今年5號文件的形式發布。 《通知》明確,2010-2012年,中心城區完成約240萬平方米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
“十二五”期間,中心城區完成約350萬平方米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其中,長寧、盧灣、靜安、徐匯等區基本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
滬召開舊區改造工作推進會, 年內完成舊改50萬平方米,2010-06-14 ,今年,本市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新啟動一批市重點舊改項目的改造。
啟動閘北區長安西塊、北蘇州河2、3、4街坊;楊浦區平涼西塊12街坊,定海152、153街坊,大橋109、110街坊;黃浦區董家渡13B、15B街坊;普陀區老真北地塊等市重點舊改項目的改造。
今年,本市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新啟動一批市重點舊改項目的改造。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上海市舊區改造工作推進大會上獲悉,今年1―5月,中心城區舊區改造共動遷居民約7600戶,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24.5萬平方米。
今年,Shanghai市中心城區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郊區城鎮開展危舊房調查摸底,研究制定改造機制和政策,對改造條件成熟的地塊,積極開展改造工作。
啟動閘北區長安西塊(23-25W)、北蘇州河2、3、4街坊;楊浦區平涼西塊12街坊,定海152、153街坊,大橋109、110街坊;黃浦區董家渡13B、15B街坊;普陀區老真北地塊等,市重點舊改項目的改造。
經市政府批准,2010―2015年市土地儲備中心、市城投公司、市久事公司等,繼續參與楊浦、閘北、虹口、普陀、黃浦等14塊成片舊改地塊的改造,並列為本市舊改重點推進項目。 14塊地塊,涉及居民約8萬戶,二級舊里以下房屋174萬平方米。
2010年,開建580萬套保障房
滬召開舊區改造工作推進會, 年內完成舊改50萬平方米,2010-06-14 ,今年,市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新啟動一批市重點舊改項目的改造。
上海市舊區改造工作推進大會上獲悉,今年1―5月,中心城區舊區改造共動遷居民約7600戶,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24.5萬平方米。
今年,本市中心城區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
2011.’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在作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要再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共1000萬套”。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方網站公佈的該局“2011年工作要點”提出,今年,該市計劃新建1500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其中,拆遷安置房面積為800萬平方米,經適房為500萬平米,公租房為200萬平方米。拆遷安置房,佔據了該市今年保障房建設半壁江山。
舊區改造,歷來是推動上海房地產發展的第一推手。今年2月28日,上海市副市長沈駿在該市舊區改造工作會議上,透露,“十一五”期間,上海中心城區共拆除二級舊里以下的房屋343萬平方米。
2011.’2月18日,上海召開2011年上海市舊區改造工作會議。 “十二五”期間,上海將把舊區改造作為完善市民住房保障的重點。
計劃,上海將在五年內,完成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350萬平方米改造,受益居民約15萬戶。
其中,五年內,基本完成盧灣、靜安、長寧、徐匯等區成片地塊改造;
楊浦、虹口、閘北、普陀、黃浦等區,選擇成片集中地塊進行改造;
浦東新區基本完成中環線以內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
上海將啟動和開展郊區城鎮棚戶簡屋改造,基本完成寶山區顧村鎮、金山區朱涇鎮等成片棚戶簡屋改造試點工作。
上海副市長沈駿在會議上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舊區改造列入了上海市政府重點工作,市、區有關部門要全力推進舊區改造工作。
統計,“十一五”期間,上海中心城區共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343萬平方米,受益居民達到12.5萬戶。上海市重點舊改項目-閘北區“北廣場”、黃浦區董家渡13A、15A街坊、普陀區建民村等相繼完成改造。
上海市舊區改造,5年內,舊改350萬平方米,惠民15萬戶,2011年02月19日,今年,上海中心城區將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80萬平方米,動遷居民約3.2萬戶。記者從2月18日召開的上海市舊區改造工作會議獲悉,“十二五”舊區改造過程中,各區將堅持“二次徵詢”的做法,完成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350萬平方米改造,使15萬戶居民受益。
“二次徵詢”是上海為充分尊重市民舊區改造意願而實施的事前徵詢制度:第一次是徵詢舊區改造意願,原則上達到90%同意才可以進行舊改;第二次是徵詢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原則上達到2/3以上同意才可以通過。
上海市建交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近出台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要求房屋徵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基本原則,上海舊區改造“二次徵詢”的做法,符合《徵收條例》的立法精神。自2008年上海實行舊改新政以來,共有46個地塊開展事前“二次徵詢”,全部通過徵詢規定比例,並正式啟動改造。目前,“二次徵詢”已有一套成熟的做法,老百姓普遍接受。
“十一五”期間,上海中心城區共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343萬平方米,受益居民12.5萬戶。
會議透露,上海“十二五”舊區改造目標已經確定:完成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350萬平方米改造,受益居民約15萬戶。其中,盧灣、靜安、長寧、徐匯等區基本完成成片地塊改造,楊浦、虹口、閘北、普陀、黃浦等區,選擇群眾呼聲高的成片集中地塊進行改造,浦東新區基本完成中環線以內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啟動和開展郊區城鎮棚戶簡屋改造,基本完成寶山區顧村鎮、金山區朱涇鎮等成片棚戶簡屋改造試點工作;進一步開展舊住房綜合改造,繼續推進成套改造、綜合整治、平改坡、拆除重建等各類舊住房綜合改造。積極穩妥開展歷史建築和風貌歷史街區的保護性改造。
國家房屋徵收條例出台後,對本市房屋拆遷管理體制和具體操作,產生了重大影響。近期,上海正抓緊制訂出臺本市房屋徵收實施細則。今年本市初步安排市、區兩級新開工動遷安置房1000多萬平方米,初步排定市屬動遷安置房供應5萬套左右。
据统计,从1950至1990年期间,市区共拆除棚户、简屋256.8万平方米。
上海真正开始大规模推进旧区改造,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
上世纪90年代的“365危棚简屋改造”。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民居住矛盾突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1平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992年,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抓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机遇,把旧区改造、改善居住的起点,落在结构简陋、环境最差的危棚简屋上,提出“到本世纪末完成市区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改造”(俗称“365”)目标,拉开了大规模旧区改造序幕。在推进过程中,市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通过减免土地出让金和有关税费以及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国内外开发单位参与旧区改造,共改造了包括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在内的二级旧里以下房屋,12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48万户。
这一阶段,纳入改造的旧区,包括已经确定的市区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以及与上述危棚简屋交叉或毗连,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在地块实施改造中,需附带拆除的二级旧里以下的危旧房屋,据统计约300万平方米。对于列入旧区改造范围内的地块,各区应当以1991年统计的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数为基础,界定旧区改造范围
“十五”新一轮旧区改造。根据各区统计,“十五”初期,365危棚简屋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全市中心城区迫切需要改造的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仍有1700多万平方米。
2000年,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旧区改造要求。市政府开始将旧区改造重点转向中心城区房屋结构和环境差的二级旧里以下地区。
在推进过程中,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条例》,制定《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通过旧区改造,共完成改造二级旧里以下房屋700余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28万户。
“十一五”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旧区改造。至2005年底,原先认定的旧区改造地块范围内,还有二级旧里以下房屋1000多万平方米。2006年
卢湾区390地块只用了28天,签约率就达到了67%,签约期满时,签约率达到100%;
闸北桥东二期在签约期满时,签约率达到86.4%;
浦东塘一塘二地块比计划时间提前2天,达到规定的75%的签约率;
黄浦区东元坊地块签约期满时,签约率达到96.1%;
虹口区虹镇老街地块签约期满时,签约率达到77.3%。
2010年,上海市区将完成400万平米二级旧里改造
2006年04月17日,上海城市建造规划,展示上海的城市规划蓝图。要建,就不免有拆,海纳百川,上海这座有特有的历史文明的城市,在旧区改造上,是慎之又慎。上海发改委的负责人表示,上海将秉承“拆、改、留”宗旨,在保存老上海特色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大都市。
上海城区改造拆除的,只是那些已经破旧不堪的(老,旧)公有住房,以改善上海老百姓的居住困难。据介绍,这2500万平方米的旧住房中,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的改造任务,占到了400万平方米。
目前,市区的旧里以下房屋,有1100万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市中心将完成近40%左右的旧里改造。
二○○九年二月四日,进一步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住房问题,上海,上世纪90年代“365”危棚简屋改造,本世纪初,新一轮旧区改造,以及“十一五”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市共拆除危旧房7000多万平方米,约120万户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上海旧区改造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上海800万平方米旧区改造,或成启动楼市新引擎, 2009年03月
2009年,长宁区迎世博,旧居住小区综合整治行动全面启动。长宁区230万平方米的旧小区,年底将改造完毕。
此次改造的旧小区,包括新泾五村在内共70万平方米,预计约4万居民受惠。卞百平:把旧区整治列为春节后政府办的第一件事,是要向社会表明,政府高度重视民生的态度。
长宁区十年内,不列入拆除的成套公有住宅、售后公房约有230万平方米。2008年,70万平方米,率先完成整治。2009年5月,将有90万平方米进入整治,至今年年底,230万平方米的旧小区,将改造完毕。
2010.’03月11日,今后,Shanghai市按照补偿标准安置后居住仍有困难的动迁居民,可申请住房保障补贴。
shanghai市通过推进一系列旧区改造新机制,在2010至2012年三年时间里,中心城区完成约240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关于贯彻国务院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会议精神加快本市旧区改造工作意见的通知》,以市政府今年5号文件的形式发布。《通知》明确,2010-2012年,中心城区完成约240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完成约350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其中,长宁、卢湾、静安、徐汇等区基本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沪召开旧区改造工作推进会, 年内完成旧改50万平方米,2010-06-14 ,今年,本市将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0万平方米,新启动一批市重点旧改项目的改造。
启动闸北区长安西块、北苏州河2、3、4街坊;杨浦区平凉西块12街坊,定海152、153街坊,大桥109、110街坊;黄浦区董家渡13B、15B街坊;普陀区老真北地块等市重点旧改项目的改造。
今年,本市将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0万平方米,新启动一批市重点旧改项目的改造。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推进大会上获悉,今年1―5月,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共动迁居民约7600户,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24.5万平方米。
今年,Shanghai市中心城区将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0万平方米;郊区城镇开展危旧房调查摸底,研究制定改造机制和政策,对改造条件成熟的地块,积极开展改造工作。
启动闸北区长安西块(23-25W)、北苏州河2、3、4街坊;杨浦区平凉西块12街坊,定海152、153街坊,大桥109、110街坊;黄浦区董家渡13B、15B街坊;普陀区老真北地块等,市重点旧改项目的改造。
经市政府批准,2010―2015年市土地储备中心、市城投公司、市久事公司等,继续参与杨浦、闸北、虹口、普陀、黄浦等14块成片旧改地块的改造,并列为本市旧改重点推进项目。14块地块,涉及居民约8万户,二级旧里以下房屋174万平方米。
2010年,开建580万套保障房
沪召开旧区改造工作推进会, 年内完成旧改50万平方米,2010-06-14 ,今年,市将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0万平方米,新启动一批市重点旧改项目的改造。
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推进大会上获悉,今年1―5月,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共动迁居民约7600户,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24.5万平方米。
今年,本市中心城区将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0万平方米
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方网站公布的该局“2011年工作要点”提出,今年,该市计划新建150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其中,拆迁安置房面积为800万平方米,经适房为500万平米,公租房为20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占据了该市今年保障房建设半壁江山。
旧区改造,历来是推动上海房地产发展的第一推手。今年2月28日,上海市副市长沈骏在该市旧区改造工作会议上,透露,“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心城区共拆除二级旧里以下的房屋343万平方米。
2011.’2月18日,上海召开2011年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会议。“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把旧区改造作为完善市民住房保障的重点。
计划,上海将在五年内,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50万平方米改造,受益居民约15万户。
其中,五年内,基本完成卢湾、静安、长宁、徐汇等区成片地块改造;
杨浦、虹口、闸北、普陀、黄浦等区,选择成片集中地块进行改造;
浦东新区基本完成中环线以内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上海将启动和开展郊区城镇棚户简屋改造,基本完成宝山区顾村镇、金山区朱泾镇等成片棚户简屋改造试点工作。
上海副市长沈骏在会议上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旧区改造列入了上海市政府重点工作,市、区有关部门要全力推进旧区改造工作。
统计,“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心城区共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4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到12.5万户。上海市重点旧改项目-闸北区“北广场”、黄浦区董家渡13A、15A街坊、普陀区建民村等相继完成改造。
上海市旧区改造,5年内,旧改350万平方米,惠民15万户,2011年02月19日,今年,上海中心城区将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80万平方米,动迁居民约3.2万户。记者从2月18日召开的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会议获悉,“十二五”旧区改造过程中,各区将坚持“二次征询”的做法,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50万平方米改造,使15万户居民受益。
“二次征询”是上海为充分尊重市民旧区改造意愿而实施的事前征询制度:第一次是征询旧区改造意愿,原则上达到90%同意才可以进行旧改;第二次是征询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原则上达到2/3以上同意才可以通过。
上海市建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近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要求房屋征收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基本原则,上海旧区改造“二次征询”的做法,符合《征收条例》的立法精神。自2008年上海实行旧改新政以来,共有46个地块开展事前“二次征询”,全部通过征询规定比例,并正式启动改造。目前,“二次征询”已有一套成熟的做法,老百姓普遍接受。
“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心城区共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4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2.5万户。
会议透露,上海“十二五”旧区改造目标已经确定: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50万平方米改造,受益居民约15万户。其中,卢湾、静安、长宁、徐汇等区基本完成成片地块改造,杨浦、虹口、闸北、普陀、黄浦等区,选择群众呼声高的成片集中地块进行改造,浦东新区基本完成中环线以内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启动和开展郊区城镇棚户简屋改造,基本完成宝山区顾村镇、金山区朱泾镇等成片棚户简屋改造试点工作;进一步开展旧住房综合改造,继续推进成套改造、综合整治、平改坡、拆除重建等各类旧住房综合改造。积极稳妥开展历史建筑和风貌历史街区的保护性改造。
国家房屋征收条例出台后,对本市房屋拆迁管理体制和具体操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近期,上海正抓紧制订出台本市房屋征收实施细则。今年本市初步安排市、区两级新开工动迁安置房1000多万平方米,初步排定市属动迁安置房供应5万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