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棚戶區改造-棚戶區改造是中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
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統計顯示,中國在過去幾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約改造5000萬平方米棚戶區,近100萬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
棚戶區,2005年開始,中國在東北三省實施振興戰略中,相繼開展了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工程。這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東北最為龐大的安居工程,計劃利用3,至5年時間,讓200多萬居民,全部遷入新居。
目前,中國包括棚戶區在內有大約1.5億平方米危房亟待改造,城市人民政府正在製定改造計劃,因地制宜進行改造。
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規劃,中國從2009年開始,對國內煤炭採空區、林場、農墾及華僑農場中的棚戶區,進行大規模的改造。
棚戶區是指城市建成區範圍內、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人均建築面積小、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區域,以及“城中村”。
“城中村”,是指城市建成區,仍然存在的、在集體土地上建造的、屬於棚戶區性質的區域。從面積上講,棚戶區一般拆遷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佔地面積,一般至少在5萬平方米左右。
不同地區棚戶區的差別
江蘇省界定棚戶區的標準是:主要以木板、土坯、240mm厚磚牆為承重結構,以油氈或石棉瓦為屋面材料的簡易房屋和棚廈房屋;低窪易澇、基礎設施配套不齊的小平房;按建設部《房屋等級評定標準》,和《危險房屋鑑定標準》,評定為嚴重損壞房、危險房的房屋;棚戶房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為棚戶區。
在上海,棚戶區主要是指上海解放前,沿蘇州河的紡織廠、紡織機械廠,很多外地來的女工,就在紡織廠工作,男的,在紡織機械廠,他們一批一批來,有老鄉,有親戚,後來,慢慢聚集在一起,搭建私房,就形成了現在的村落。
1949年之前,上海市政當局為控制棚戶區蔓延,曾以有礙市容觀瞻為由,對棚戶實施取締,遭到棚戶居民的激烈抵制。
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的上海市政府曾動用各種力量,推行貧民住宅安置工程,內容包括,建造“平民住所”、“平民村”,組織“義賣房屋”等,但,這些清理與安置措施,既不能阻擋源源而來的流民潮,也不能阻擋流民搭建棚屋的需求和意志。
上海解放後,清除和改造棚戶區,是城市治理的燃眉之急。任務之艱鉅,是前所未有。據統計,截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的棚戶區,佔地面積1,109萬平方米,棚戶簡屋197,500間,建築面積322.8萬平方米,共居住著115萬人。這些統計數字,不包括大量見縫插針的“旱船”、“草棚”、“水上閣樓”。
2010年初,中國住建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採取銀行貸款、企業支持、群眾自籌、市場開發等辦法多渠道籌集資金,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
2010年11月,交通銀行總行推出了新型融資品種——棚戶區改造貸款,交行上海市分行啟動快速反應機制,第一時間制定了相關的操作辦法,取得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並主動上門服務小閘鎮棚戶區改造項目,率先發放了今年上海市首筆棚戶區改造銀行貸款。
上海交行發放首筆棚戶區改造貸款,日期:2011-02-05,來源:新聞晨報,日前,交行上海市分行為徐匯區小閘鎮舊區改造項目,發放首筆棚戶區改造貸款,金額逾億元。這是交通銀行以及上海市“十二五”期間,發放的首筆棚戶區改造貸款。
上海的舊區改造工作一直是政府關心、社會關注、百姓期盼的重要民生問題。小閘鎮地區處於徐匯區中心地帶,區域內主要是危舊房屋。
交行上海市分行一直密切關注小閘鎮舊區改造的進程,及時反饋棚戶區改造的相關政策和市場情況,以尋求金融產品和相關業務扶持。
2010年初,根據《關於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交行總行、分行,在最短時間內,探索棚戶區改造貸款的操作模式,於2010年11月,推出新型融資品種——棚戶區改造貸款。交行上海市分行,第一時間,制訂相關的操作辦法,並取得監管部門支持;同時,主動上門服務小閘鎮棚戶區改造項目,率先發放了上海市首筆棚戶區改造貸款。
今年上海將建設保障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26.6萬套,2011年07月20日,包括經適房2.24萬套,動遷安置房7.4萬套,公租房4500套
上海市政府20日召開的上海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質量安全工作會議透露,今年,上海要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26.6萬套。其中,新建經濟適用住房500萬平方米、8萬套,限價商品住房(即,動遷安置房)800萬平方米、10萬套,建設籌措公共租賃住房200萬平方米、4萬套,以上,共計1500萬平方米、22萬套;另外,包括,新增廉租住房0.5萬套,新增發放廉租租賃住房補貼0.9萬戶,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3.2萬戶。
截至6月底,上海新開工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40萬平方米(約2.24萬套),佔全年計劃的28%;新開工建設動遷安置房590萬平方米(約7.4萬套),佔全年計劃的74%;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籌措約22.5萬平方米(約4500套),佔全年計劃的11%。按今年上海既定的建設籌措保障性住房1500萬平方米的總面積計算-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新開工(籌措)面積752.5萬平方米、約10萬套,開工率約50%。
下半年,全市有約750萬平方米,集中開工建設,加上在建的保障性住房2500萬平方米,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在建總面積,將超過3000萬平方米。
2012,上海市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普陀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楊浦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虹口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閘北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黃浦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至“ 十一五”期末,黃浦區尚需改造的Ⅱ級舊里以及以下房屋,約125萬平方米。
2012,上海市長寧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浦東新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嘉定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寶山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松江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南匯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閔行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青浦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奉賢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金山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徐匯區是上海市區中較早基本完成舊區改造的區域
上海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
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中国在过去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约改造5000万平方米棚户区,近100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
棚户区,2005年开始,中国在东北三省实施振兴战略中,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东北最为庞大的安居工程,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让200多万居民,全部迁入新居。
目前,中国包括棚户区在内有大约1.5亿平方米危房亟待改造,城市人民政府正在制定改造计划,因地制宜进行改造。
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规划,中国从2009年开始,对国内煤炭采空区、林场、农垦及华侨农场中的棚户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棚户区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以及“城中村”。
“城中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仍然存在的、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的、属于棚户区性质的区域。从面积上讲,棚户区一般拆迁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占地面积,一般至少在5万平方米左右。
不同地区棚户区的差别
江苏省界定棚户区的标准是:主要以木板、土坯、240mm厚砖墙为承重结构,以油毡或石棉瓦为屋面材料的简易房屋和棚厦房屋;低洼易涝、基础设施配套不齐的小平房;按建设部《房屋等级评定标准》,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评定为严重损坏房、危险房的房屋;棚户房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为棚户区。
在上海,棚户区主要是指上海解放前,沿苏州河的纺织厂、纺织机械厂,很多外地来的女工,就在纺织厂工作,男的,在纺织机械厂,他们一批一批来,有老乡,有亲戚,后来,慢慢聚集在一起,搭建私房,就形成了现在的村落。
1949年之前,上海市政当局为控制棚户区蔓延,曾以有碍市容观瞻为由,对棚户实施取缔,遭到棚户居民的激烈抵制。
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的上海市政府曾动用各种力量,推行贫民住宅安置工程,内容包括,建造“平民住所”、“平民村”,组织“义卖房屋”等,但,这些清理与安置措施,既不能阻挡源源而来的流民潮,也不能阻挡流民搭建棚屋的需求和意志。
上海解放后,清除和改造棚户区,是城市治理的燃眉之急。任务之艰巨,是前所未有。据统计,截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的棚户区,占地面积1,109万平方米,棚户简屋197,500间,建筑面积322.8万平方米,共居住着115万人。这些统计数字,不包括大量见缝插针的“旱船”、“草棚”、“水上阁楼”。
2010年初,中国住建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银行贷款、企业支持、群众自筹、市场开发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2010年11月,交通银行总行推出了新型融资品种——棚户区改造贷款,交行上海市分行启动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制定了相关的操作办法,取得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主动上门服务小闸镇棚户区改造项目,率先发放了今年上海市首笔棚户区改造银行贷款。
上海交行发放首笔棚户区改造贷款,日期:2011-02-05,来源:新闻晨报 ,日前,交行上海市分行为徐汇区小闸镇旧区改造项目,发放首笔棚户区改造贷款,金额逾亿元。这是交通银行以及上海市“十二五”期间,发放的首笔棚户区改造贷款。
上海的旧区改造工作一直是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百姓期盼的重要民生问题。小闸镇地区处于徐汇区中心地带,区域内主要是危旧房屋。
交行上海市分行一直密切关注小闸镇旧区改造的进程,及时反馈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政策和市场情况,以寻求金融产品和相关业务扶持。
2010年初,根据《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交行总行、分行,在最短时间内,探索棚户区改造贷款的操作模式,于2010年11月,推出新型融资品种——棚户区改造贷款。交行上海市分行,第一时间,制订相关的操作办法,并取得监管部门支持;同时,主动上门服务小闸镇棚户区改造项目,率先发放了上海市首笔棚户区改造贷款。
今年上海将建设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6.6万套,2011年07月20日,包括经适房2.24万套,动迁安置房7.4万套,公租房4500套
上海市政府20日召开的上海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透露,今年,上海要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6.6万套。其中,新建经济适用住房500万平方米、8万套,限价商品住房(即,动迁安置房)800万平方米、10万套,建设筹措公共租赁住房200万平方米、4万套,以上,共计1500万平方米、22万套;另外,包括,新增廉租住房0.5万套,新增发放廉租租赁住房补贴0.9万户,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2万户。
截至6月底,上海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40万平方米(约2.24万套),占全年计划的28%;新开工建设动迁安置房590万平方米(约7.4万套),占全年计划的74%;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筹措约22.5万平方米(约4500套),占全年计划的11%。按今年上海既定的建设筹措保障性住房1500万平方米的总面积计算-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新开工(筹措)面积752.5万平方米、约10万套,开工率约50%。
下半年,全市有约750万平方米,集中开工建设,加上在建的保障性住房2500万平方米,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在建总面积,将超过3000万平方米。
2012,上海市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普陀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杨浦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虹口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闸北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黄浦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至“ 十一五”期末,黄浦区尚需改造的Ⅱ级旧里以及以下房屋,约125万平方米。
2012,上海市长宁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浦东新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嘉定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宝山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松江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南汇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闵行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青浦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奉贤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金山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徐汇区是上海市区中较早基本完成旧区改造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