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新區舊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報告(節選)
—— 2008年12月26日,在浦東新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上浦東新區建設和交通委員會主任閔師林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區政府的委託,向區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匯報-浦東新區舊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請予審議。
浦東新區舊改工作以關注民生、為民解憂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銳意進取,勇於改革,注重實效,較好地完成了新區面上舊改遺留地塊的掃尾清盤,和“十一五”後三年(2008年——2010年)舊改計劃的實施,探索推進舊改事前徵詢制試點,取得新的成效。
一、浦東新區舊改工作的進展情況
近三年來,新區舊改工作主要圍繞遺留地塊的掃尾清盤,以及“十一五”舊改計劃的組織實施。從2006年——2007年,兩年間,共清盤-蘭園四期、銅山街、凌聯二期、胡家木橋、浦東南路281弄、同福、計家宅、婁底下8個地塊,完成居民簽約1450多戶。 2008年以來,浦東新區舊改地塊,共簽約1102戶,其中,“十一五”舊改計劃正式項目完成928戶,預備項目完成47戶,遺留地塊完成127戶。
(一)推進舊改遺留地塊的清盤。目前,新區舊改遺留地塊,包括“三個基本完成” (基本完成南浦與楊浦大橋之間11個危棚簡屋地塊、基本完成兩橋之間10個嚴重積水地塊、基本完成內環線內12個“城中村”地塊,共計33個地塊的改造)遺留的4個地塊,以及2005年後啟動的,內環線內遺留,還未清盤的7個零星地塊(“十一五”計劃以外)的改造,共計11個地塊,共需動遷居民1900多戶。新區建交委及相關部門克服了動遷矛盾突出,社會穩定壓力大等諸多困難,深入基地,及時了解掌握情況,抓好組織協調,全力推進。截至目前,共推進11個遺留地塊居民簽約1795戶(2008年,推進127戶),完成銅山街北側的清盤,還剩餘未遷居民約118戶,其中,徐家宅、嚴家宅基地,各剩下1戶未遷居民,計劃年內清盤(見附表一)。
(二)推進“十一五”舊改計劃的實施與啟動。 “十一五”舊改計劃,從2006年開始啟動,原列入上海市“十一五”舊改計劃地塊,正式項目,共計13個,後計劃調整,將西平房、東三里橋7弄,兩個地塊,追加列入“十一五”計劃,新區,共有15個舊改地塊,需動遷居民約4700戶,拆除房屋面積約26萬平方米;預備項目12個,需動遷居民約1700戶,拆除房屋面積約11萬平方米。目前,浦東新區主要按正式項目計劃實施。
前兩年,按照市裡對各區舊區改造要求的“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精神,浦東新區“十一五”舊改地塊,2007年完成了同福、計家宅、婁底下三個地塊(共約200戶居民)的清盤。 2008年——2010年,三年期間,需完成12個地塊共計約4500戶居民的動遷(見附表二)。在2008年,先後啟動了塘一塘二地塊一期、二期,完成居民簽約928戶;預備項目焦家宅(一期,49戶)也於今年啟動,完成居民簽約47戶。到目前為止,“十一五”舊改計劃,已完成居民簽約1170戶。 2008年,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在開展舊改地塊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對“十一五”舊改計劃進行了調整。根據市舊改領導小組的要求,對“十一五”期間浦東新區中心城區範圍內的所有二級以下舊里,重新進行調研統計;對浦東新區中心城區所有街道轄區內的佔地面積大於5000m2、二級以下舊里住宅面積,佔該地塊總住宅面積50%以上、未核發拆遷許可證的地塊全覆蓋統計,為“十一五”計劃調整和“十二五”計劃作準備。到目前為止,根據對三個功能區域重新上報情況匯總,區中心城區,尚有未改造舊改地塊40個。著眼2008——2010年,舊改目標任務的完成,對“十一五”計劃進行了調整,把金橋功能區域內的西平房地塊和三林功能區域內的東三里橋地塊,追加列入“十一五”舊改計劃正式項目;對原屬城鄉結合部、老宅基、城中村等二級以下舊里進行了再次摸排,將已具備條件(包括房源籌措、資金來源,隊伍確定等)的6個地塊納入“十一五”舊改計劃預備項目加以推進。
2、繼續推進“十一五”舊改計劃其餘地塊的啟動。西小黃家宅舊改地塊,作為浦東新區舊改事前徵詢試點,目前,已完成第一輪意願徵詢,正在協調中星公司的出資問題。西平房地塊(滬東新村496-502號地塊)為配合滬東醫院改擴建工程,並儘快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從“十一五”舊改計劃備選項目,調整為正式項目,並列入新區土地儲備,目前,正在準備啟動。三林功能區的東三里橋7弄地塊,涉及的資金、房源等已基本落實,年內辦出拆遷許可證,即正式啟動。新區各相關部門正抓緊協調,推進新定項目盡快啟動。
3、有序推進塘一塘二舊改事前徵詢制試點工作。去年7月以來,按照市領導和市建交委-關於在本市中心城區開展舊改-事前徵詢制試點的要求,由建交委牽頭,陸家嘴功能區域及塘橋街道等相關部門積極配合,率先在塘一,塘二地塊進行了全市首個試點。塘一,塘二試點地塊,按照徵詢制試點要求,在實質性動遷前,開展第一輪改造意願徵詢,以及第二輪基地拆遷方案的徵詢。塘一,塘二一期(南泉居委,共261戶)從2008年2月20日正式啟動,至5月20日,簽訂意向協議居民198戶,佔合同生效率應簽約戶數的76% ,超過了規定的75%,標誌著上海首個舊區改造地塊-事前徵詢制試點,取得初步成功。塘一,塘二,二期(胡木居委,1018戶) 2008年4月12日進入評估。 5-6月,開展人口認定等準備工作;7月,進入動遷意向徵詢,於10月6日正式啟動簽約。截至目前,一期簽約217戶(佔83%),二期簽約722戶(佔71%)。到年底,塘一,塘二地塊,一期,力爭基本清盤;二期,力爭完成774戶(76%)。
(三)…
二、當前影響舊改工作的問題和下一步打算
通過舊區改造,浦東中心城區的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隨著形勢的發展,舊改工作推進面臨很多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資金缺口較大。從2002年10月開始,優惠政策逐步取消,舊區改造的方式向土地儲備開發轉變。舊改動遷需要由政府墊付大量的資金,拆平後,再實施出讓。而且,城區中許多小的舊改地塊,並無開發利用價值,由此,給政府財力帶來了巨大壓力,以致許多迫切需要改造的地塊,因資金短缺,而無法實施啟動。舊改拆遷—土地儲備—土地出讓的機制,還需不斷完善,需要區和功能區域財力進一步向舊改傾斜。
二是,居民意願不一。一方面,確有相當數量的舊區居民居住條件困難,環境惡劣,他們對實施舊改的願望非常迫切。另一方面,仍有為數不少的居民,一旦真的實施動遷,就表現為患得患失,對動遷補償的期望越來越高。
下一步,將遵照市委、市府和區委的要求,切實把舊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關注民生,力破瓶頸,加大力度攻堅破難,進一步加快舊改步伐。
1、進一步深化試點工作,優化完善徵詢制。對前期試點中遇到的問題和矛盾認真剖析,尤其是徵詢制的政策完善問題、生效簽約率的界定問題、法律支撐問題以及人口認定中的剛性因素等具體問題,要進一步深化研究,完善試點工作。
2、進一步完善多元化安置辦法,積極增加就近安置比例。目前,由於安置房源大都在中心城區之外,交通、配套、購物、上學、就醫等,帶來諸多不便和增加了新的“出行”成本,制約了部分居民的簽約意願。將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力求加大貨幣安置力度和收購部分二手房,通過增加多地段的房源,開闢多種安置途徑。
3、進一步以創新的精神,探索舊改工作的融資機制。積極探索吸納社會資金的途徑和方法,建議和設想是: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引進有實力的社會資金參與舊改,實行多元化開發,以緩解政府舊改財力不足的矛盾。
4、進一步關注民生,探索舊改與住房保障政策相結合的新辦法。把凡符合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供應條件的居民,給予先期“剝離”,即先將困難戶走住房保障政策,落實其住房問題,然後,對困難戶之外的居民,嚴格按“數磚頭”的方式,實行陽光動遷。
2012,上海市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普陀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楊浦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虹口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閘北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黃浦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至“ 十一五”期末,黃浦區尚需改造的Ⅱ級舊里以及以下房屋,約125萬平方米。
2012,上海市長寧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浦東新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嘉定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寶山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松江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南匯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閔行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青浦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奉賢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金山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徐匯區是上海市區中較早基本完成舊區改造的區域之
浦东新区旧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报告(节选)
—— 2008年12月26日,在浦东新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任 闵师林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的委托,向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汇报-浦东新区旧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请予审议。
浦东新区旧改工作以关注民生、为民解忧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锐意进取,勇于改革,注重实效,较好地完成了新区面上旧改遗留地块的扫尾清盘,和“十一五”后三年(2008年——2010年)旧改计划的实施,探索推进旧改事前征询制试点,取得新的成效。
一、浦东新区旧改工作的进展情况
近三年来,新区旧改工作主要围绕遗留地块的扫尾清盘,以及“十一五”旧改计划的组织实施。从2006年——2007年,两年间,共清盘-兰园四期、铜山街、凌联二期、胡家木桥、浦东南路281弄、同福、计家宅、娄底下8个地块,完成居民签约1450多户。2008年以来,浦东新区旧改地块,共签约1102户,其中,“十一五”旧改计划正式项目完成928户,预备项目完成47户,遗留地块完成127户。
(一)推进旧改遗留地块的清盘。目前,新区旧改遗留地块,包括“三个基本完成” (基本完成南浦与杨浦大桥之间11个危棚简屋地块、基本完成两桥之间10个严重积水地块、基本完成内环线内12个“城中村”地块,共计33个地块的改造)遗留的4个地块,以及2005年后启动的,内环线内遗留,还未清盘的7个零星地块(“十一五”计划以外)的改造,共计11个地块,共需动迁居民1900多户。新区建交委及相关部门克服了动迁矛盾突出,社会稳定压力大等诸多困难,深入基地,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抓好组织协调,全力推进。截至目前,共推进11个遗留地块居民签约1795户(2008年,推进127户),完成铜山街北侧的清盘,还剩余未迁居民约118户,其中,徐家宅、严家宅基地,各剩下1户未迁居民,计划年内清盘(见附表一)。
(二)推进“十一五”旧改计划的实施与启动。“十一五”旧改计划,从2006年开始启动,原列入上海市“十一五”旧改计划地块,正式项目,共计13个,后计划调整,将西平房、东三里桥7弄,两个地块,追加列入“十一五”计划,新区,共有15个旧改地块,需动迁居民约4700户,拆除房屋面积约26万平方米;预备项目12个,需动迁居民约1700户,拆除房屋面积约11万平方米。目前,浦东新区主要按正式项目计划实施。
前两年,按照市里对各区旧区改造要求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神,浦东新区“十一五”旧改地块,2007年完成了同福、计家宅、娄底下三个地块(共约200户居民)的清盘。2008年——2010年,三年期间,需完成12个地块共计约4500户居民的动迁(见附表二)。在 2008年,先后启动了塘一塘二地块一期、二期,完成居民签约928户;预备项目焦家宅(一期,49户)也于今年启动,完成居民签约47户。到目前为止,“十一五”旧改计划,已完成居民签约1170户。2008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在开展旧改地块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十一五”旧改计划进行了调整。根据市旧改领导小组的要求,对“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所有二级以下旧里,重新进行调研统计;对浦东新区中心城区所有街道辖区内的占地面积大于5000m2、二级以下旧里住宅面积,占该地块总住宅面积50%以上、未核发拆迁许可证的地块全覆盖统计,为“十一五”计划调整和“十二五”计划作准备。到目前为止,根据对三个功能区域重新上报情况汇总,区中心城区,尚有未改造旧改地块 40个。着眼2008——2010年,旧改目标任务的完成,对“十一五”计划进行了调整,把金桥功能区域内的西平房地块和三林功能区域内的东三里桥地块,追加列入“十一五”旧改计划正式项目;对原属城乡结合部、老宅基、城中村等二级以下旧里进行了再次摸排,将已具备条件(包括房源筹措、资金来源,队伍确定等)的6个地块纳入“十一五”旧改计划预备项目加以推进。
2、继续推进“十一五”旧改计划其余地块的启动。西小黄家宅旧改地块,作为浦东新区旧改事前征询试点,目前,已完成第一轮意愿征询,正在协调中星公司的出资问题。西平房地块(沪东新村496-502号地块)为配合沪东医院改扩建工程,并尽快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从“十一五”旧改计划备选项目,调整为正式项目,并列入新区土地储备,目前,正在准备启动。三林功能区的东三里桥7弄地块,涉及的资金、房源等已基本落实,年内办出拆迁许可证,即正式启动。新区各相关部门正抓紧协调,推进新定项目尽快启动。
3、有序推进塘一塘二旧改事前征询制试点工作。去年7月以来,按照市领导和市建交委-关于在本市中心城区开展旧改-事前征询制试点的要求,由建交委牵头,陆家嘴功能区域及塘桥街道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率先在塘一,塘二地块进行了全市首个试点。塘一,塘二试点地块,按照征询制试点要求,在实质性动迁前,开展第一轮改造意愿征询,以及第二轮基地拆迁方案的征询。塘一,塘二一期(南泉居委,共261户)从2008年2月20日正式启动,至5月20日,签订意向协议居民198户,占合同生效率应签约户数的76%,超过了规定的75%,标志着上海首个旧区改造地块-事前征询制试点,取得初步成功。塘一,塘二,二期(胡木居委,1018户) 2008年4月12日进入评估。5-6月,开展人口认定等准备工作;7月,进入动迁意向征询,于10月6日正式启动签约。截至目前,一期签约217户(占83%),二期签约722户(占71%)。到年底,塘一,塘二地块,一期,力争基本清盘;二期,力争完成774户(76%)。
(三)…
二、当前影响旧改工作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通过旧区改造,浦东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形势的发展,旧改工作推进面临很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金缺口较大。从2002年10月开始,优惠政策逐步取消,旧区改造的方式向土地储备开发转变。旧改动迁需要由政府垫付大量的资金,拆平后,再实施出让。而且,城区中许多小的旧改地块,并无开发利用价值,由此,给政府财力带来了巨大压力,以致许多迫切需要改造的地块,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实施启动。旧改拆迁—土地储备—土地出让的机制,还需不断完善,需要区和功能区域财力进一步向旧改倾斜。
二是,居民意愿不一。一方面,确有相当数量的旧区居民居住条件困难,环境恶劣,他们对实施旧改的愿望非常迫切。另一方面,仍有为数不少的居民,一旦真的实施动迁,就表现为患得患失,对动迁补偿的期望越来越高。
下一步,将遵照市委、市府和区委的要求,切实把旧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关注民生,力破瓶颈,加大力度攻坚破难,进一步加快旧改步伐。
1、进一步深化试点工作,优化完善征询制。对前期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认真剖析,尤其是征询制的政策完善问题、生效签约率的界定问题、法律支撑问题以及人口认定中的刚性因素等具体问题,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完善试点工作。
2、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安置办法,积极增加就近安置比例。目前,由于安置房源大都在中心城区之外,交通、配套、购物、上学、就医等,带来诸多不便和增加了新的“出行”成本,制约了部分居民的签约意愿。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力求加大货币安置力度和收购部分二手房,通过增加多地段的房源,开辟多种安置途径。
3、进一步以创新的精神,探索旧改工作的融资机制。积极探索吸纳社会资金的途径和方法,建议和设想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有实力的社会资金参与旧改,实行多元化开发,以缓解政府旧改财力不足的矛盾。
4、进一步关注民生,探索旧改与住房保障政策相结合的新办法。把凡符合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供应条件的居民,给予先期“剥离”,即先将困难户走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其住房问题,然后,对困难户之外的居民,严格按“数砖头”的方式,实行阳光动迁。
2012,上海市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普陀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杨浦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虹口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闸北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黄浦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至“ 十一五”期末,黄浦区尚需改造的Ⅱ级旧里以及以下房屋,约125万平方米。
2012,上海市长宁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浦东新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嘉定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宝山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松江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南汇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闵行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青浦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奉贤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金山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徐汇区是上海市区中较早基本完成旧区改造的区域之
長寧兩年完成345萬㎡舊區改造,2010-01-04,今天是2010年的首個工作日,東方網記者從上海市長寧區開展的“迎世博保民生”抓開局的工作活動中了解到,長寧區在兩年時間內,完成了總量345萬平方米的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提前兩年完成區政府計劃。
舊區改造超計劃完成,將建8萬㎡保障性住房
上午,中共長寧區委書記卞百平等區領導,來到了長寧區新涇七村。正在進行改造,小區內房子的周邊,都搭起了腳手架。據介紹,春節前,這些腳手架就可以全部拆除,3月底之前,新涇七村將會煥然一新。新涇七村舊小區綜合整治的完成,標誌著長寧區第三批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全部完成。
長寧區房管局局長唐如康表示,長寧區在兩年時間內,完成了345萬平方米的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提前兩年,完成區政府四年整治230萬平方米的計劃。 “明年,我們將啟動70萬平方米的綜合整治計劃,大約在11月、12月開工,明年春節前,全部完工。”從總量來看,長寧舊區改造在上海中心城區中所佔的數量比重,並不大。改造的難度很大,剩下的“硬骨頭”多。
對區內舊居住小區的綜合整治,主要是從“穿衣”——外立面的整治;“戴帽”——平改坡;“換膽”——樓梯、煤氣改造;“改水” ——水箱改造;“整區”——小區綠化、自行車棚等環境整治等方面進行。唐如康表示,改造資金基本由政府出資,“政府每年投入1個億的資金,用來改造,佔所有改造資金的80%以上。”唐如康透露,長寧區將建8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第一期,將啟動4萬平方米的建設。
上海市政府日前發文,要求進一步完善居民住房保障體系,並積極推進上海的舊區改造。元旦假期後的首個工作日,滬上多個行政區的區領導新年的第一項工作是視察舊小區綜合整治和舊區改造情況,要求相關部門加快步伐,不斷改善居民居住條件。
跟隨長寧區委書記卞百平一行,來到長寧區新涇五村,發現,小區的舊房子,在經過“穿衣”、“戴帽”、“換膽”、“整區”、“改綠”後,供水,排水得到改造、車位增加、綠化面積擴大,公共設施更加完善,小區“舊容換新顏”,居民的居住條件,有了很大提高,整個小區的改造花費1700多萬,小區居民只出了240多萬,大部分由政府“埋單”。
來自上海市長寧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09年,長寧區完成舊小區綜合整治240萬平方米,4.8萬戶居民從中受益,長寧區的虹梅花苑、長江小區、虹仙小區、中紫小區、新涇五村、紫竹小區、延安西路649弄(成套率改造)等,都成為了“亮點工程”,舊小區的硬件,得到全面提升,2010年,長寧區將爭取完成70萬平方米的舊區改造和舊小區綜合整治。
上海長寧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唐如康介紹,在長寧區的舊區改造和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中,區裡抓住拆、改、留三個字:拆除城市兩級以下舊里,改造七,八十年代以後造的公房,保留歷史保護建築。
目前,長寧區已完成拆除42萬平方米的舊區建築,對300多萬平方米的舊小區進行了改造,區域內900多棟老式洋房,都保留了下來。 2010年,長寧區將再啟動一批舊小區的綜合整治和舊區改造,讓更多居民從中受益,體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長寧舊小區改造,居民與化糞池說再見,2011年05月24日,“那麼多年了,我家洗衣服,從來沒那麼快過!”看著1個小時後,就已在洗衣機中甩乾待晾的衣服,家住長寧區長新小區的居民周師傅,簡直要感動得“熱淚盈眶”。由長寧區政府推動的舊小區改造,日前在長新小區漸顯成效,各項施工仍在進行之中,居民已經嚐到了舊改帶來的實惠。
化糞池消失了,綠化多了
走進這個並不寬敞的居民小區,一條狹窄的主幹道上,整齊地停放著許多私家車。 “等全部弄好,這條路就會寬敞了!這裡還要建綠化的。”說這句話的,是小區的業委會委員周幹劉。
施工隊正在一個小花園中,搭建簡易工棚堆放水泥,周圍散佈著原地拆下的休閒椅等東西。 “你看,這裡有兩個化糞池,正要把它全部填掉,然後,上面種上綠化。”長新居委會書記李健說。看到在簡易工棚前,有兩個不起眼的蓋子,原來,這就是化糞池所處的位置。 “這年頭,小區裡,還有化糞池的情況,大概不多見。”據李健介紹,由於管道條件所限,長新小區中,每幢樓下,都有一個化糞池,每隔一段時間,居委會就要請環衛部門來抽糞,搞得小區中,充滿了臭味,居民怨聲載道。 “初步計算,將這些池子填滿,鋪平,之後,種上綠化,可以多30平方米的綠化。”小區業委會主任邵連生說。
自來水水源大了,乾淨了-在長新小區最為困擾居民的問題,也許就是“自來水”的問題了。李健說,來居委會吵架的常客,基本都是樓裡4、5、6層的居民,尤其是夏天,居民們就拿著一杯水,直接放到書記的桌子上,水里游動著許多令人毛骨悚然的紅色水蟲。居民周師傅說,他家,如果用洗衣機洗一次衣服,從清晨五,六點開始,放水洗,一直洗到吃中飯,洗衣機,還在“工作”,“實在是水太小,放水,就要放半天,更別提漂洗了。”據介紹,水髒、水小,讓住在4、5、6樓的居民苦不堪言,“就算物業勤快地洗水箱,也沒用,我們基本都沒法用淋浴。”這次的舊小區改造,徹底為居民解決了數十年來的用水問題。
居民自治組織協調舊改矛盾-居民們都歡迎小區改造,在施工過程中,仍然產生了許多無法預料的矛盾,推進這些矛盾順利解決的,是業委會與小區居民的自治組織“議事會” 。
2012.’這個新年,對家住延安西路1290弄的李阿婆來說,特別值得期待,聽說她所居住的新華街道的舊小區,今年將被列為國務院新土地出讓條例後,長寧區的第一批舊區改造項目,李阿婆盼了多年的舊改,終於有了美夢成真的時刻。
2012,上海市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普陀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楊浦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虹口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閘北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黃浦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至“ 十一五”期末,黃浦區尚需改造的Ⅱ級舊里以及以下房屋,約125萬平方米。
2012,上海市長寧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浦東新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嘉定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寶山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松江區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南匯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閔行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青浦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奉賢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金山尚有超過()萬平方米麵積、()萬戶居民的居住區域需改造。
徐匯區是上海市區中較早基本完成舊區改造的區域之
长宁两年完成345万㎡旧区改造,2010-01-04,今天是2010年的首个工作日,东方网记者从上海市长宁区开展的“迎世博保民生”抓开局的工作活动中了解到,长宁区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总量345万平方米的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提前两年完成区政府计划。
旧区改造超计划完成,将建8万㎡保障性住房
上午,中共长宁区委书记卞百平等区领导,来到了长宁区新泾七村。正在进行改造,小区内房子的周边,都搭起了脚手架。据介绍,春节前,这些脚手架就可以全部拆除,3月底之前,新泾七村将会焕然一新。新泾七村旧小区综合整治的完成,标志着长宁区第三批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全部完成。
长宁区房管局局长唐如康表示,长宁区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345万平方米的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提前两年,完成区政府四年整治230万平方米的计划。“明年,我们将启动70万平方米的综合整治计划,大约在11月、12月开工,明年春节前,全部完工。”从总量来看,长宁旧区改造在上海中心城区中所占的数量比重,并不大。改造的难度很大,剩下的“硬骨头”多。
对区内旧居住小区的综合整治,主要是从“穿衣”——外立面的整治;“戴帽”——平改坡;“换胆”——楼梯、煤气改造;“改水”——水箱改造;“整区”——小区绿化、自行车棚等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唐如康表示,改造资金基本由政府出资,“政府每年投入1个亿的资金,用来改造,占所有改造资金的80%以上。”唐如康透露,长宁区将建8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第一期,将启动4万平方米的建设。
上海市政府日前发文,要求进一步完善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并积极推进上海的旧区改造。元旦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沪上多个行政区的区领导新年的第一项工作是视察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旧区改造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加快步伐,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跟随长宁区委书记卞百平一行,来到长宁区新泾五村,发现,小区的旧房子,在经过“穿衣”、“戴帽”、“换胆”、“整区”、“改绿”后,供水,排水得到改造、车位增加、绿化面积扩大,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小区“旧容换新颜”,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提高,整个小区的改造花费1700多万,小区居民只出了240多万,大部分由政府“埋单”。
来自上海市长宁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长宁区完成旧小区综合整治240万平方米,4.8万户居民从中受益,长宁区的虹梅花苑、长江小区、虹仙小区、中紫小区、新泾五村、紫竹小区、延安西路649弄(成套率改造)等,都成为了“亮点工程”,旧小区的硬件,得到全面提升,2010年,长宁区将争取完成70万平方米的旧区改造和旧小区综合整治。
上海长宁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唐如康介绍,在长宁区的旧区改造和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中,区里抓住拆、改、留三个字:拆除城市两级以下旧里,改造七,八十年代以后造的公房,保留历史保护建筑。
目前,长宁区已完成拆除42万平方米的旧区建筑,对300多万平方米的旧小区进行了改造,区域内900多栋老式洋房,都保留了下来。2010年,长宁区将再启动一批旧小区的综合整治和旧区改造,让更多居民从中受益,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长宁旧小区改造,居民与化粪池说再见,2011年05月24日,“那么多年了,我家洗衣服,从来没那么快过!”看着1个小时后,就已在洗衣机中甩干待晾的衣服,家住长宁区长新小区的居民周师傅,简直要感动得“热泪盈眶”。由长宁区政府推动的旧小区改造,日前在长新小区渐显成效,各项施工仍在进行之中,居民已经尝到了旧改带来的实惠。
化粪池消失了,绿化多了
走进这个并不宽敞的居民小区,一条狭窄的主干道上,整齐地停放着许多私家车。“等全部弄好,这条路就会宽敞了!这里还要建绿化的。”说这句话的,是小区的业委会委员周干刘。
施工队正在一个小花园中,搭建简易工棚堆放水泥,周围散布着原地拆下的休闲椅等东西。“你看,这里有两个化粪池,正要把它全部填掉,然后,上面种上绿化。”长新居委会书记李健说。看到在简易工棚前,有两个不起眼的盖子,原来,这就是化粪池所处的位置。“这年头,小区里,还有化粪池的情况,大概不多见。”据李健介绍,由于管道条件所限,长新小区中,每幢楼下,都有一个化粪池,每隔一段时间,居委会就要请环卫部门来抽粪,搞得小区中,充满了臭味,居民怨声载道。“初步计算,将这些池子填满,铺平,之后,种上绿化,可以多30平方米的绿化。”小区业委会主任邵连生说。
自来水水源大了,干净了-在长新小区最为困扰居民的问题,也许就是“自来水”的问题了。李健说,来居委会吵架的常客,基本都是楼里4、5、6层的居民,尤其是夏天,居民们就拿着一杯水,直接放到书记的桌子上,水里游动着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红色水虫。居民周师傅说,他家,如果用洗衣机洗一次衣服,从清晨五,六点开始,放水洗,一直洗到吃中饭,洗衣机,还在“工作”,“实在是水太小,放水,就要放半天,更别提漂洗了。”据介绍,水脏、水小,让住在4、5、6楼的居民苦不堪言,“就算物业勤快地洗水箱,也没用,我们基本都没法用淋浴。”这次的旧小区改造,彻底为居民解决了数十年来的用水问题。
居民自治组织协调旧改矛盾-居民们都欢迎小区改造,在施工过程中,仍然产生了许多无法预料的矛盾,推进这些矛盾顺利解决的,是业委会与小区居民的自治组织“议事会”。
2012.’这个新年,对家住延安西路1290弄的李阿婆来说,特别值得期待,听说她所居住的新华街道的旧小区,今年将被列为国务院新土地出让条例后,长宁区的第一批旧区改造项目,李阿婆盼了多年的旧改,终于有了美梦成真的时刻。
2012,上海市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普陀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杨浦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虹口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闸北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黄浦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至“ 十一五”期末,黄浦区尚需改造的Ⅱ级旧里以及以下房屋,约125万平方米。
2012,上海市长宁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浦东新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嘉定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宝山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松江区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南汇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闵行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青浦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奉贤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2012,上海市金山尚有超过()万平方米面积、()万户居民的居住区域需改造。
徐汇区是上海市区中较早基本完成旧区改造的区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