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月16日上午,上海市政府召開2012年上海舊區改造工作會議。今年上海將全力推進舊區改造,舊改目標首次列入中心城區相關各區年度考核。
會上,市政府與中心城區各區簽訂2012年舊區改造目標責任書,這是上海首次以簽訂責任書的形式,將舊區改造目標列入相關各區年度考核內容。 2011年,上海中心城區共計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44萬平方米,受益居民1.8萬戶。 2012年上海列入國家安居工程建設的計劃目標是拆除危舊房60萬平方米,受益居民2.5萬戶,分別比去年增長36%和39%。今年上海的舊區改造還將延伸到郊區,啟動郊區城鎮棚戶簡屋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等。副市長沈駿出席會議。
韓正七區域密集調研, 上海舊區改造試點將擴大, 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陳輝楠, 儲靜偉, 李萌, 2009年09月04日
2007年7月26日,工人們在上海市黃浦區露香園路地塊進行拆遷。趙昀, 早報資料
結束密集調研後,立即召開舊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 承諾政府將盡最大努力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
“當前,上海還有相當一部分群眾,居住在二級以下舊里和危棚簡屋中,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舊里簡屋,反差很大。舊區改造是廣大人民群眾期盼的民生工程,政府有責任,有義務,盡最大努力,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要繼續把舊區改造作為上海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全市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堅定不移地推進。”
東方早報記者- 陳輝楠
“舊區是否改怎麼改”,老百姓有發言權;補償辦法從以前的“數磚頭兼顧數人頭”,轉變為“數磚頭加套型保底”;安置方式中,逐步增加就近安置數量——這是上海今年正在積極探索試點的舊區改造新機制。早報記者,昨日,從上海市舊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獲悉,這一新機制,不僅加快了上海舊區改造的步伐,而且,公開、透明的舊區改造新機制還大大減少了拆遷矛盾。
作為“上海市舊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的組長,8月27日、9月1日和9月3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剛剛對上海中心城區7個區的舊區改造情況,先後開展了密集調研,並緊接著,召開了上海市舊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
韓正在會議上說,上海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舊區改造工作,過去20年,上海共拆除二級以下舊里和危棚簡屋、舊廠房約7500萬平方米,一大批群眾居住條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一大批企業獲得重生。
不過,韓正表示,舊區改造是廣大人民群眾期盼的民生工程,政府有責任有義務盡最大努力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要繼續把舊區改造作為上海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全市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堅定不移地推進。
韓正7區調研
連日來,韓正先後前往長寧、盧灣、黃浦、閘北、虹口、楊浦、普陀等區,實地調研本市中心城區舊區改造的工作進展。
韓正說,高樓大廈背後,還有不少居住條件很差的二級以下舊里,甚至是危棚簡屋,涉及中心城區740萬平方米、34萬戶居民。加快舊區改造,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呼聲,是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是當前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最大的民生工作。能否形成合力,加快推進舊區改造,是考驗各級領導幹部是否胸懷宗旨意識、是否把群眾冷暖放在心頭的重要工作。
8月27日、9月1日和9月3日,韓正先後察看了長寧區上鋼十廠、潘家塔和祝家巷地塊,盧灣區建國東路390地塊、115和116街坊、南部濱江舊區,黃浦區董家渡13A、15A地塊、復興東路兩側成片舊里、同福里小區,閘北區橋東二期、北廣場三期,虹口區虹鎮老街,楊浦區大橋街道(周家牌路)棚戶區、定海街道152地塊,普陀區建民村等二級以下舊里和危棚簡屋,逐一聽取這些地塊的改造計劃和推進情況匯報。
9月1日,韓正市長抵達虹口虹鎮老街實地走訪舊區改造項目進展。為了提高向市長匯報的效率,虹口區將今年來虹鎮老街改造的工作進程,製作成展板,擺放在走訪現場。
盧灣區建國東路390地塊,是全市率先試行“徵詢制、數磚頭、套型保底、解困納保”動遷新政的基地之一。韓正在動遷公示大廳點擊自助電子觸摸屏,逐頁查閱該基地動遷全過程記錄。
黃浦區董家渡地區13A、15A地塊,在動遷中,堅持“五個陽光”,所有信息都公開透明。韓正逐一查看牆上張榜公示的動遷全過程原始數據,詳細詢問動遷新政試點過程中的實際操作情況。他親切慰問了動遷工作人員,感謝大家為上海舊區改造作出的貢獻。
調研中,韓正專程前往剛剛開始動遷新政試點的閘北區橋東二期舊區,走到動遷居民們中間,聽取大家對於政府做好舊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建議。
拆除面積,比去年增四成
在昨日召開的會議上,上海城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的主任黃融介紹說,1-7月,中心城區舊區改造共動遷居民約2.1萬戶,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53.7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以上。
今年上海五大重點舊區改造基地全面提速,截至目前,閘北區“北廣場”三期居民簽約率已達到84%;黃浦區董家渡13A、15A街坊居民簽約率超過78%;楊浦區平涼西塊16、17街坊居民簽約率高達96.2%;普陀區建民村拉開最後一期拆遷,一周內完成25%;虹口區虹鎮老街完成4號地塊清場較低,6號地塊簽約率超過70%。
事先徵詢取信於民
作為上海重要的民生工程,舊城改造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從上世紀90年代“365”危棚簡屋改造,到本世紀初新一輪舊區改造,以及“十一五”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上海共拆除危舊房7500萬平方米,約120萬戶家庭改善了居住條件。
但隨著動拆遷成本上升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改造難度越來越大、改造進程越來越慢,本市舊區改造面積有逐年遞減的趨勢。
對此,去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將《創新舊區改造機制,完善舊區改造政策》作為重點調研課題研究。今年2月,市政府出台《關於進一步推進本市舊區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事前徵詢制度”是該意見的最大亮點之一。
這一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是否改造”不僅要取決於民,“拆遷方案”也要公示於民。在整個拆遷改造過程中,政府將會把整個流程的操作細節向居民講清楚,每個進展都會公示出來,以徵求大家意見並予以優化。值得一提的是,該意見還明確規定了先籤後簽“政策一致”,從而打消市民“先簽吃虧”的想法。
拆遷矛盾大大下降
舊區改造新機制的試點,不僅加快了改造速度,還控制了改造的成本,居民參與舊區改造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增強。
黃融舉例說,在閘北橋東二期開展了“徵詢制+數磚頭+就近安置”試點後,第一輪“意願徵詢”居民同意率達到98%;9月1日拉開第二輪“簽約徵詢”,第一天居民簽約率達到了24%。
黃融表示,舊區改造採取“取決於民”和“操作公開透明、政策前後一致”的做法,扭轉了過去不正常的動遷環境,消除了部分居民非理性的想法,試點地塊改造速度明顯加快。原來2-3年完成的拆遷基地,現在半年內居民簽約率即達到70%以上,部分甚至超過90%。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陽光拆遷”制度還避免了過去因不規範操作或者“多鬧多得”、無原則遷就等造成的拆遷成本非正常上升的現象。
擴大試點範圍
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中心城區還剩餘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749萬平方米,居民35.4萬戶,地塊540塊左右。
接下來,上海將擴大舊區改造新機制的試點,閘北橋東二期、楊浦平涼西塊18街坊、虹口虹鎮老街3號地塊、黃浦同福里地塊、盧灣115號地塊、靜安118地塊、普陀錦繡里地塊以及長寧、徐匯、浦東各選擇一塊地塊納入了全市擴大試點的範圍。
另外,在試點中頗有成效的“陽光操作”辦法還將進一步完善。黃融表示,在房屋拆遷中,要全面公示政策法規、拆遷方案、安置房源,以及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都要做到補償安置結果公開,同時還要建立投訴舉報製度。
在昨天的會議上,韓正指出,上海下一步舊區改造工作要明確一個目標、編制一個規劃、實行一項製度、研究出台一批政策舉措。要抓緊編制上海市住房發展規劃綱要,爭取明年初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讓全社會進一步了解市委、市政府在上海住房保障工作中的目標、任務和工作步驟。要在全市推開陽光動遷制度,推行二次徵詢制,體現政策的透明性;堅持“數磚頭”,體現政策的公平性;落實套型保底,體現政策體系的合理性;完善解困納保,體現政策之間相互銜接;鼓勵各區縣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各方參與機制,最終形成舊區改造動遷過程全透明、結果全公開的機制。
此外,韓正表示,還要加快研究、盡快出台一攬子有利於加快推進舊區改造的政策舉措,包括全面加快大型居住區建設、研究市區兩級財政等各類資金支持舊區改造的新辦法、進一步梳理完善推進舊區改造的政策法規等。
相關鏈接
事前徵詢制度:
在地塊改造前,將開展兩輪徵詢,充分聽取市民群眾改造意見。
第一輪,解決“願不願改造”的問題,徵詢改造區域居民意願,當同意改造戶數超過規定比例後,辦理地塊改造前期手續;
第二輪,解決“如何改造”的問題,徵詢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意見,在一定時間內,簽訂附生效條件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居民戶數超過規定比例,進入實施改造階段。
如果第二輪徵詢中,同意戶數未達規定比例,則中止拆遷。今後如果再改造,仍然要實施徵詢程序。
“數磚頭加套型保底”:
居住房屋的拆遷補償安置,將以被拆除房屋市場評估價為基礎,增加一定價格補貼和套型面積補貼。套型補貼主要是針對缺乏煤衛設施的住戶。而對補償安置後居住仍然困難的被拆遷人,納入住房保障解決。
增加就近安置方式:
在實行貨幣補償或跨區域異地安置的基礎上,增加本區域就近安置方式,以兼顧部分居民故土難離的情結。根據要求,各區在本區域範圍內盡可能建造一些緊湊型、小戶型的就近安置房,供居民選擇。
楊浦
“老百姓還住這樣舊的房子,我於心不忍!”
東方早報記者 儲靜偉
9月1日下午,韓正市長連續走訪了楊浦區大橋街道棚戶區與定海街道152、153街坊,對這兩處二級以下舊里進行了調研;看到居民們還住著七八十年前的破舊房子,韓正動情地表示:“老百姓還住這樣的房子,我也於心不忍!”
大橋街道棚戶區位於楊浦大橋東西兩側。據街道有關人士介紹,整個棚戶區位於平涼路與楊樹浦路之間,約有1.3萬戶居民,其中東側約1.2萬戶,西側約1000戶。
記者隨意走過棚戶區的杭州路、寧國路,街道非常狹窄,兩邊都是二三層樓的私房,偶爾還能看到瓦頂泥牆的房子;幾乎每戶房屋都有“前凸後翹”的違章搭建。
82歲的顧文英老人住在杭州路邊上的一幢一底兩層的棚戶房內,加上樓頂搭建的半間屋,一共兩間半、約30平方米的房子裡,住了顧家三代五口人。 “大兒子、兒媳和26歲的孫子一家3口住二樓;有點殘疾、不能勞動的小兒子住樓頂半間搭建屋;我就住在一樓、兼做廚房、收藏間。”
9月1日下午4時許,韓正市長一行人就到了這片棚戶區。 “我們引他登上了這裡最高的一個點——正在裝修的浩榮大酒店的18樓,從這裡看下去,整個棚戶區一覽無餘。”大橋街道辦主任翁文磊介紹。調研結束,韓正市長動情地表示:“看見老百姓還住這樣的房子,我也於心不忍!”
下午4:30許,市長一行又來到定海路街道152街坊調研,這裡的公幫一村、民主一村、民主二村、愛國二村等四個舊里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建築,得知韓正市長來了,居民紛紛走出家門表示歡迎。 “現在等來了韓市長,等來了拆遷的希望。” 居民們表示。
虹口
重點聽取
拆遷中如何與百姓“親密接觸”
東方早報記者 李萌
9月1日,韓正市長抵達虹口區虹鎮老街實地走訪舊區改造項目進展。虹口區將今年來虹鎮老街改造的工作進程製作成展板,擺放在走訪現場。韓市長聽完報告後,要求虹口“創新方法、加快推進,為民造福”。
早報記者獲悉,虹鎮老街拆遷的推進情況成為虹口區向市長匯報的重點工作。 “為加快改造進程,老街的改造已經成為虹口今年關注民生的政治任務。”該人員直言,區內相關負責人向市長介紹,已經在老街內設置專屬的動遷指揮部。
虹鎮老街的改造取得了大跨步的進展。今年1至8月,該地塊共有1080戶居民完成動遷。其中,4號地塊已經完成交地,8月中旬開工建設;6號地塊預計在9月底交付;166號基地預期在年底交地。而實際上,市長當日下午在虹口走訪的路線,幾乎也是圍繞以上地塊展開。
市長還重點聽取了拆遷改造過程中各個與老百姓“親密接觸”部門的工作方法。
盧灣
勉勵
動遷組裡的年輕人要“真誠”
東方早報記者 俞凱
9月1日上午,韓正市長先後來到盧灣區建國東路390號地塊、115和116街坊、南部濱江舊區,逐一聽取這些地塊的改造計劃和推進情況匯報。
一走進動遷居民接待大廳,韓正就被大廳內的一台觸摸屏所吸引。這是負責建國東路390號地塊動遷安置工作的上海安佳房地產動拆遷有限公司大學生團隊自主研發的全國第一台動拆遷信息觸摸屏,動遷地塊內368戶居民都可以通過這一觸摸屏查閱每戶居民的動遷情況。
在聽取匯報時,觸摸屏內一份拆遷工作組與居民簽訂的承諾書引起了韓正的注意。聽說拆遷居民可以憑此承諾書向有關部門舉報、投訴,每戶拆遷信息都做到了全透明,韓正頻頻點頭表示肯定。
在試行“徵詢制+數磚頭+套型保底”動遷新政策的過程中,建國東路390號地塊共有17位居民代表參與了協調會和拆遷安置政策的討論制定,老百姓最擔心的“暗箱操作、先搬吃虧”也因為信息全透明、全公開而得到化解。韓正在聽取了情況匯報後,對現場工作人員說:“你們的舊區改造創造了很好的經驗,謝謝大家!”聽說拆遷工作組內絕大多數都是年輕大學生、團隊負責人張樂臨今年只有28歲,韓正又關心地問張樂臨:“現在已完成90%了,還有10%的工作量,你們還有什麼困難嗎?”張樂臨表示對接下去的工作充滿信心。
韓正囑咐現場工作人員,做舊區改造動遷工作需要有一顆熱誠的心,這個崗位非常重要,是年輕人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地方。他希望這個崗位上的年輕人用真誠的心與動遷居民打交道,認真做事、豐富閱歷,要鍛煉隊伍、培養人才,爭取為全市輸出優秀的干部。
黃浦
詳細查閱
未簽約居民調查問卷
東方早報記者 陶寧寧
9月1日下午,韓正市長來到黃浦區董家渡13A、15A地塊、復興東路兩側成片舊里、同福里小區。
韓正市長首先聽取了現場動拆遷二級指揮辦工作人員對於該地區動遷工作推進進程所做的情況匯報。由於該地區屬於本市5個“創建規範拆遷示範點”之一,韓正市長對於該地塊如何推進陽光動拆遷工作、如何堅持“全程陽光”動遷做了詳盡的了解。
之後,韓正市長仔細查看了張貼在動拆遷辦公室牆上的信息公示,並翻閱了小東門街道的社區報《新東門報》。了解到該地區在動遷工作中,包括人數、房屋面積,以及是否有特困人員等每家每戶的詳細資料,都被張貼在了動拆遷辦公室的牆面上予以公示,同時《新東門報》也對已簽約居民的情況予以公示,韓正市長對這種在動拆遷工作中高度公開透明的做法予以了充分肯定。
得知該地區仍有近500戶未簽約居民,韓正市長詳細詢問了今後該地區進一步推進動拆遷工作的措施,並仔細查閱了未簽約居民的調查問卷。
2012.’1月16日上午,上海市政府召开2012年上海旧区改造工作会议。今年上海将全力推进旧区改造,旧改目标首次列入中心城区相关各区年度考核。
会上,市政府与中心城区各区签订2012年旧区改造目标责任书,这是上海首次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旧区改造目标列入相关各区年度考核内容。2011年,上海中心城区共计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44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8万户。2012年上海列入国家安居工程建设的计划目标是拆除危旧房6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5万户,分别比去年增长36%和39%。今年上海的旧区改造还将延伸到郊区,启动郊区城镇棚户简屋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等。副市长沈骏出席会议。
韩正七区域密集调研, 上海旧区改造试点将扩大,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陈辉楠, 储静伟, 李萌, 2009年09月04日
2007年7月26日,工人们在上海市黄浦区露香园路地块进行拆迁。赵昀, 早报资料
结束密集调研后,立即召开旧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 承诺政府将尽最大努力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当前,上海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居住在二级以下旧里和危棚简屋中,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旧里简屋,反差很大。旧区改造是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尽最大努力,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要继续把旧区改造作为上海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全市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推进。”
东方早报记者- 陈辉楠
“旧区是否改怎么改”,老百姓有发言权;补偿办法从以前的“数砖头兼顾数人头”,转变为“数砖头加套型保底”;安置方式中,逐步增加就近安置数量——这是上海今年正在积极探索试点的旧区改造新机制。早报记者,昨日,从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获悉,这一新机制,不仅加快了上海旧区改造的步伐,而且,公开、透明的旧区改造新机制还大大减少了拆迁矛盾。
作为“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8月27日、9月1日和9月3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刚刚对上海中心城区7个区的旧区改造情况,先后开展了密集调研,并紧接着,召开了上海市旧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
韩正在会议上说,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旧区改造工作,过去20年,上海共拆除二级以下旧里和危棚简屋、旧厂房约7500万平方米,一大批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一大批企业获得重生。
不过,韩正表示,旧区改造是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尽最大努力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要继续把旧区改造作为上海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全市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推进。
韩正7区调研
连日来,韩正先后前往长宁、卢湾、黄浦、闸北、虹口、杨浦、普陀等区,实地调研本市中心城区旧区改造的工作进展。
韩正说,高楼大厦背后,还有不少居住条件很差的二级以下旧里,甚至是危棚简屋,涉及中心城区740万平方米、34万户居民。加快旧区改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当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最大的民生工作。能否形成合力,加快推进旧区改造,是考验各级领导干部是否胸怀宗旨意识、是否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的重要工作。
8月27日、9月1日和9月3日,韩正先后察看了长宁区上钢十厂、潘家塔和祝家巷地块,卢湾区建国东路390地块、115和116街坊、南部滨江旧区,黄浦区董家渡13A、15A地块、复兴东路两侧成片旧里、同福里小区,闸北区桥东二期、北广场三期,虹口区虹镇老街,杨浦区大桥街道(周家牌路)棚户区、定海街道152地块,普陀区建民村等二级以下旧里和危棚简屋,逐一听取这些地块的改造计划和推进情况汇报。
9月1日,韩正市长抵达虹口虹镇老街实地走访旧区改造项目进展。为了提高向市长汇报的效率,虹口区将今年来虹镇老街改造的工作进程,制作成展板,摆放在走访现场。
卢湾区建国东路390地块,是全市率先试行“征询制、数砖头、套型保底、解困纳保”动迁新政的基地之一。韩正在动迁公示大厅点击自助电子触摸屏,逐页查阅该基地动迁全过程记录。
黄浦区董家渡地区13A、15A地块,在动迁中,坚持“五个阳光”,所有信息都公开透明。韩正逐一查看墙上张榜公示的动迁全过程原始数据,详细询问动迁新政试点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情况。他亲切慰问了动迁工作人员,感谢大家为上海旧区改造作出的贡献。
调研中,韩正专程前往刚刚开始动迁新政试点的闸北区桥东二期旧区,走到动迁居民们中间,听取大家对于政府做好旧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建议。
拆除面积,比去年增四成
在昨日召开的会议上,上海城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的主任黄融介绍说,1-7月,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共动迁居民约2.1万户,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53.7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以上。
今年上海五大重点旧区改造基地全面提速,截至目前,闸北区“北广场”三期居民签约率已达到84%;黄浦区董家渡13A、15A街坊居民签约率超过78%;杨浦区平凉西块16、17街坊居民签约率高达96.2%;普陀区建民村拉开最后一期拆迁,一周内完成25%;虹口区虹镇老街完成4号地块清场较低,6号地块签约率超过70%。
事先征询取信于民
作为上海重要的民生工程,旧城改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上世纪90年代“365”危棚简屋改造,到本世纪初新一轮旧区改造,以及“十一五”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上海共拆除危旧房7500万平方米,约120万户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
但随着动拆迁成本上升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改造难度越来越大、改造进程越来越慢,本市旧区改造面积有逐年递减的趋势。
对此,去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创新旧区改造机制,完善旧区改造政策》作为重点调研课题研究。今年2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事前征询制度”是该意见的最大亮点之一。
这一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是否改造”不仅要取决于民,“拆迁方案”也要公示于民。在整个拆迁改造过程中,政府将会把整个流程的操作细节向居民讲清楚,每个进展都会公示出来,以征求大家意见并予以优化。值得一提的是,该意见还明确规定了先签后签“政策一致”,从而打消市民“先签吃亏”的想法。
拆迁矛盾大大下降
旧区改造新机制的试点,不仅加快了改造速度,还控制了改造的成本,居民参与旧区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
黄融举例说,在闸北桥东二期开展了“征询制+数砖头+就近安置”试点后,第一轮“意愿征询”居民同意率达到98%;9月1日拉开第二轮“签约征询”,第一天居民签约率达到了24%。
黄融表示,旧区改造采取“取决于民”和“操作公开透明、政策前后一致”的做法,扭转了过去不正常的动迁环境,消除了部分居民非理性的想法,试点地块改造速度明显加快。原来2-3年完成的拆迁基地,现在半年内居民签约率即达到70%以上,部分甚至超过90%。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阳光拆迁”制度还避免了过去因不规范操作或者“多闹多得”、无原则迁就等造成的拆迁成本非正常上升的现象。
扩大试点范围
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中心城区还剩余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749万平方米,居民35.4万户,地块540块左右。
接下来,上海将扩大旧区改造新机制的试点,闸北桥东二期、杨浦平凉西块18街坊、虹口虹镇老街3号地块、黄浦同福里地块、卢湾115号地块、静安118地块、普陀锦绣里地块以及长宁、徐汇、浦东各选择一块地块纳入了全市扩大试点的范围。
另外,在试点中颇有成效的“阳光操作”办法还将进一步完善。黄融表示,在房屋拆迁中,要全面公示政策法规、拆迁方案、安置房源,以及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都要做到补偿安置结果公开,同时还要建立投诉举报制度。
在昨天的会议上,韩正指出,上海下一步旧区改造工作要明确一个目标、编制一个规划、实行一项制度、研究出台一批政策举措。要抓紧编制上海市住房发展规划纲要,争取明年初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让全社会进一步了解市委、市政府在上海住房保障工作中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步骤。要在全市推开阳光动迁制度,推行二次征询制,体现政策的透明性;坚持“数砖头”,体现政策的公平性;落实套型保底,体现政策体系的合理性;完善解困纳保,体现政策之间相互衔接;鼓励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各方参与机制,最终形成旧区改造动迁过程全透明、结果全公开的机制。
此外,韩正表示,还要加快研究、尽快出台一揽子有利于加快推进旧区改造的政策举措,包括全面加快大型居住区建设、研究市区两级财政等各类资金支持旧区改造的新办法、进一步梳理完善推进旧区改造的政策法规等。
相关链接
事前征询制度:
在地块改造前,将开展两轮征询,充分听取市民群众改造意见。
第一轮,解决“愿不愿改造”的问题,征询改造区域居民意愿,当同意改造户数超过规定比例后,办理地块改造前期手续;
第二轮,解决“如何改造”的问题,征询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意见,在一定时间内,签订附生效条件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居民户数超过规定比例,进入实施改造阶段。
如果第二轮征询中,同意户数未达规定比例,则中止拆迁。今后如果再改造,仍然要实施征询程序。
“数砖头加套型保底”:
居住房屋的拆迁补偿安置,将以被拆除房屋市场评估价为基础,增加一定价格补贴和套型面积补贴。套型补贴主要是针对缺乏煤卫设施的住户。而对补偿安置后居住仍然困难的被拆迁人,纳入住房保障解决。
增加就近安置方式:
在实行货币补偿或跨区域异地安置的基础上,增加本区域就近安置方式,以兼顾部分居民故土难离的情结。根据要求,各区在本区域范围内尽可能建造一些紧凑型、小户型的就近安置房,供居民选择。
杨浦
“老百姓还住这样旧的房子,我于心不忍!”
东方早报记者 储静伟
9月1日下午,韩正市长连续走访了杨浦区大桥街道棚户区与定海街道152、153街坊,对这两处二级以下旧里进行了调研;看到居民们还住着七八十年前的破旧房子,韩正动情地表示:“老百姓还住这样的房子,我也于心不忍!”
大桥街道棚户区位于杨浦大桥东西两侧。据街道有关人士介绍,整个棚户区位于平凉路与杨树浦路之间,约有1.3万户居民,其中东侧约1.2万户,西侧约1000户。
记者随意走过棚户区的杭州路、宁国路,街道非常狭窄,两边都是二三层楼的私房,偶尔还能看到瓦顶泥墙的房子;几乎每户房屋都有“前凸后翘”的违章搭建。
82岁的顾文英老人住在杭州路边上的一幢一底两层的棚户房内,加上楼顶搭建的半间屋,一共两间半、约3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了顾家三代五口人。“大儿子、儿媳和26岁的孙子一家3口住二楼;有点残疾、不能劳动的小儿子住楼顶半间搭建屋;我就住在一楼、兼做厨房、收藏间。”
9月1日下午4时许,韩正市长一行人就到了这片棚户区。“我们引他登上了这里最高的一个点——正在装修的浩荣大酒店的18楼,从这里看下去,整个棚户区一览无余。”大桥街道办主任翁文磊介绍。调研结束,韩正市长动情地表示:“看见老百姓还住这样的房子,我也于心不忍!”
下午4:30许,市长一行又来到定海路街道152街坊调研,这里的公帮一村、民主一村、民主二村、爱国二村等四个旧里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得知韩正市长来了,居民纷纷走出家门表示欢迎。“现在等来了韩市长,等来了拆迁的希望。” 居民们表示。
虹口
重点听取
拆迁中如何与百姓“亲密接触”
东方早报记者 李萌
9月1日,韩正市长抵达虹口区虹镇老街实地走访旧区改造项目进展。虹口区将今年来虹镇老街改造的工作进程制作成展板,摆放在走访现场。韩市长听完报告后,要求虹口“创新方法、加快推进,为民造福”。
早报记者获悉,虹镇老街拆迁的推进情况成为虹口区向市长汇报的重点工作。“为加快改造进程,老街的改造已经成为虹口今年关注民生的政治任务。”该人员直言,区内相关负责人向市长介绍,已经在老街内设置专属的动迁指挥部。
虹镇老街的改造取得了大跨步的进展。今年1至8月,该地块共有1080户居民完成动迁。其中,4号地块已经完成交地,8月中旬开工建设;6号地块预计在9月底交付;166号基地预期在年底交地。而实际上,市长当日下午在虹口走访的路线,几乎也是围绕以上地块展开。
市长还重点听取了拆迁改造过程中各个与老百姓“亲密接触”部门的工作方法。
卢湾
勉励
动迁组里的年轻人要“真诚”
东方早报记者 俞凯
9月1日上午,韩正市长先后来到卢湾区建国东路390号地块、115和116街坊、南部滨江旧区,逐一听取这些地块的改造计划和推进情况汇报。
一走进动迁居民接待大厅,韩正就被大厅内的一台触摸屏所吸引。这是负责建国东路390号地块动迁安置工作的上海安佳房地产动拆迁有限公司大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全国第一台动拆迁信息触摸屏,动迁地块内368户居民都可以通过这一触摸屏查阅每户居民的动迁情况。
在听取汇报时,触摸屏内一份拆迁工作组与居民签订的承诺书引起了韩正的注意。听说拆迁居民可以凭此承诺书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每户拆迁信息都做到了全透明,韩正频频点头表示肯定。
在试行“征询制+数砖头+套型保底”动迁新政策的过程中,建国东路390号地块共有17位居民代表参与了协调会和拆迁安置政策的讨论制定,老百姓最担心的“暗箱操作、先搬吃亏”也因为信息全透明、全公开而得到化解。韩正在听取了情况汇报后,对现场工作人员说:“你们的旧区改造创造了很好的经验,谢谢大家!”听说拆迁工作组内绝大多数都是年轻大学生、团队负责人张乐临今年只有28岁,韩正又关心地问张乐临:“现在已完成90%了,还有10%的工作量,你们还有什么困难吗?”张乐临表示对接下去的工作充满信心。
韩正嘱咐现场工作人员,做旧区改造动迁工作需要有一颗热诚的心,这个岗位非常重要,是年轻人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地方。他希望这个岗位上的年轻人用真诚的心与动迁居民打交道,认真做事、丰富阅历,要锻炼队伍、培养人才,争取为全市输出优秀的干部。
黄浦
详细查阅
未签约居民调查问卷
东方早报记者 陶宁宁
9月1日下午,韩正市长来到黄浦区董家渡13A、15A地块、复兴东路两侧成片旧里、同福里小区。
韩正市长首先听取了现场动拆迁二级指挥办工作人员对于该地区动迁工作推进进程所做的情况汇报。由于该地区属于本市5个“创建规范拆迁示范点”之一,韩正市长对于该地块如何推进阳光动拆迁工作、如何坚持“全程阳光”动迁做了详尽的了解。
之后,韩正市长仔细查看了张贴在动拆迁办公室墙上的信息公示,并翻阅了小东门街道的社区报《新东门报》。了解到该地区在动迁工作中,包括人数、房屋面积,以及是否有特困人员等每家每户的详细资料,都被张贴在了动拆迁办公室的墙面上予以公示,同时《新东门报》也对已签约居民的情况予以公示,韩正市长对这种在动拆迁工作中高度公开透明的做法予以了充分肯定。
得知该地区仍有近500户未签约居民,韩正市长详细询问了今后该地区进一步推进动拆迁工作的措施,并仔细查阅了未签约居民的调查问卷。
希拉里花2亿巨资,选总统失败, 成近年最“贵”败选,2012年02月03日,想角逐美国总统宝座,要有耗费巨资拼选举的心理准备。
“中央社”3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08年为选总统,花了2.5066亿美元,最后,铩羽而归,是2000年,迄今,最昂贵的“失利”美国总统选举。
从投入党内初选开始,参加美国总统选举,这条漫长的政治道路,一步步的经营,都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做为支持后盾。不管是竞选文宣广告,或是庞大选举团队的各项基本开销,累计起来,花费都颇为可观。
以目前仍参加共和党党内初选的主要总统参选人为例,不论是刚拿下佛罗里达州初选大胜的,前任麻州州长罗姆尼,还是前任美国众议院议长金里奇,以及前任宾州联邦参议员桑托勒姆、德州联邦众议员保罗,统计数据显示:这4人的竞选阵营,在这场党内初选当中,都已分别花费数以百万美元的天价开销。
当选举结果尘埃落定,没能赢得胜利的参选人,在竞选期间,好比“烧钱”的种种所有花费,通通宛如付诸流水。
美国广播公司(ABC)根据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的竞选经费申报数字,汇总出过去10多年来,花费金钱最多,结果未能如愿胜选的“失利”美国总统参选例子,位居第一的,就是曾在2008年角逐总统宝座的希拉里。
曾拥有美国第一夫人头衔的希拉里,2001年起,担任民主党籍纽约州联邦参议员,2008年,有意挑战总统宝座,投入民主党党内初选。她在党内初选期间,总共花了2.5066亿美元,最后,败给了后来顺利当选美国总统的对手奥巴马。
根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为止,希拉里选举阵营的负债款项,累计高达2250万美元,创下历年来-美国总统选举参选人当中的最高负债纪录。
希拉里在选举期间,自掏腰包,以借贷名义,提供1320万美元个人存款,给她的选举团队,支付各种开销。在选举结束后,为了减轻竞选团队的偿债压力,她将这笔债款一笔勾消。
罗姆尼,在2008年,参加共和党党内初选时,花费了1.1360亿美元,遭到挫败,让他成为排名在希拉里之后,最昂贵的“失利”美国总统选举参选人第二名。
根据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1日公布的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为止,卷土重来的罗姆尼,已在共和党党内初选当中,砸下了大约3720余万美元的开销。
罗姆尼这次能否如愿,在党内提名争夺战中,一一挤下其他挑战对手,最后,代表共和党迎战奥巴马,备受瞩目。
商业杂志《 福布斯》总编辑史帝夫 福布斯(Steve Forbes)在这项排行榜当中,位居第三。
2000年,福布斯耗费8600多万美元,参加共和党党内初选,可惜,在各州初选表现,都不尽理想,甚至,未曾赢得任何一州的初选。
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2008年,花费6500余万美元,参加共和党党内初选失利,使得他在这项排行榜当中,列名第四。
亚利桑那州共和党籍参议员麦凯恩,排名第5。麦凯恩,在2000年,耗资5800多万美元,角逐共和党党内提名争霸战,最后,输给了后来当选美国总统的小布什。
根据统计,截至麦凯恩在2000年3月初-宣布退出选举为止,当时,小布什阵营的选举花费,大概只有麦凯恩阵营花费的一半而已。
Hillary spent 200 million heavily i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failed, as in recent years, the most “expensive” defeat, February 3, 2012, want to compete for the U.S. presidency, have spent huge amounts of money to fight the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of the elections.
On the 3rd, “Central News Agency reported that U.S.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 spent 2.5066 billion U.S. dollars in the end, playing with toys, 2000, to date, the most expensive” defeat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vestment in the party primar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is long political road, a step-by-step business needs to have strong financial, as a support backing. Regardless of campaign marketing materials, or the overhead of a huge election team, add up, costs are quite substantial.
Still participate in the Republican party primaries, major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for example, just won the Florida primary victory, former Massachusetts Governor Mitt Romney, or former U.S. House Speaker Newt Gingrich, and former Penn Senator Santo Salem, Texas Congressman Paul, statistics show: 4 people’s campaign, which this party primaries, have respectively spent ten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in astronomical overhead.
The dust settles, when the election results did not win the victory of candidates during the campaign, like the “burn” all of the various spending all like to go down the drain.
ABC (ABC), according to the declaration of election expenses of the U.S.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 figures, summary of the past 10 years, spent the most money, the results unsatisfying victory and defeat, “U.S. presidential candidate example, in the first place, in competing for the presidency in 2008, Hillary.
Had to have the title of U.S. First Lady Hillary Clinton as a Democratic senator from New York, 2001, 2008, intends to challenge the presidency, put the Democratic primary. During the party primaries, she spent a total of 2.5066 billion U.S. dollars, and finally lost to rival Barack Obama later successfully electe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s of June 2008, the Clinton election camp liabilities payments, accumulated up to $ 22.5 million, a record over the years – the maximum liability which the record in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ndidates.
Hillary Clinton during the election period, out-of-pocket, the name of loans, $ 13.2 million individual deposit money to pay to her election team. After the elec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ebt service pressure of the campaign team, this debt write off elimination.
Romney, in 2008,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publican party primaries, has spent 1.1360 billion U.S. dollars, have been thwarted, so he became the second rank after Hillary, the most expensive of the “lost”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ndidates.
As of the end of 2011,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of the U.S.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 announced on the 1st, Romney comeback in which the Republican party primaries, spending more than about 3720 million dollars in overhead.
Romney, the ability to do so, squeeze under other challenges opponents in the party’s nomination battle, one by one, on behalf of Republican against Obama, came under scrutiny.
The business magazine “Forbes” editor-in-chief Steve Forbes (Steve Forbes) in the list which ranked third.
In 2000, Forbes spent more than 8600 million dolla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publican party primaries, but unfortunately, in the states primaries performance, are not good enough, even had not won any state primaries.
Former New York Mayor Rudy Giuliani, in 2008, spent more than 6500 million U.S. dolla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publican party primaries lost, making of them in this list, the name of the fourth.
Arizona Republican Senator John McCain, ranking No. 5. McCain, in 2000 at a cost of more than 5800 million U.S. dollars to compete for the Republican party nomination battle, and finally, lost to George W. Bush was later electe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up to date in early March 2000, McCain – announced its withdrawal from the election, when the election of George W. Bush camp to spend only about the McCain camp spent half the ba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