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姓家譜介紹
陳姓族譜,等級觀念森嚴。對於那些曾任高官顯宦,封妻蔭子,榮宗耀祖者,往往大書特書,惟恐不詳盡;對一般的陳姓子弟,僅寫上姓名,沒有其他介紹。
陳姓,視耕讀為正業,對其他職業,採取鄙視態度,如,對經商者,即使擁資巨萬,經營有方,族譜上,只錄其姓名,不提成就,更無讚譽之辭。同是死亡,因身份不同,稱呼,就不同,有官者,稱“卒”,其他人不能享受這一殊榮,只能稱“死”,或“不祿”。
重男輕女,為陳姓族譜,乃至所有族譜的共同點,男子的結髮妻子,叫“元配”,繼娶者,如係未婚女子,稱“繼配”;所娶,如係改嫁之婦,稱“繼娶”,不能有一點混淆。夫亡不嫁者,予以旌表,再嫁者,受歧視。
修譜
“譜以傳信,猶史也” (宣統元年,己酉二修長沙高田《陳氏族譜》,凡例)。
族譜,作為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的修撰,往往被視為一件十分神聖的事,因為,它將記載這個家族的淵源、繁衍、榮衰升沈。一般來說,三十年左右,即要修譜一次,從開始,到結束,整個家族,都洋溢著一派莊嚴與喜悅之情,祭祀場面的隆重,各房,各支,無論貴賤的慷慨捐資,成立各種機構的,熱鬧繁忙,都體現了這個家族的成員,對於有關自己在內的生命史的高度關注,或者說,是一種生命“尋根”意識的強化。
每修一次譜,都有一種緬懷列祖列宗的深刻內涵,對家族生命史,作一種全面的肯定和階段性的總結,舉凡子孫的繁盛,顯赫人物的表彰,家族成員的生與死的記錄,都無不進入這部史冊;
這,當然是一件值得重視的大事。同時,修譜有一種純正本家族血緣的重要作用,確立嫡傳,清錄支派,可以說,是一絲不苟。在倫常教化上,嚴格地表現為明長幼,定尊卑,體現出儒家思想中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原則,使代代子孫,恪守不悖。
這種修譜的神聖性,表現在對“真實”的刻意追求。
修譜機構——譜局成立以後,即,向各房發出書面通知,要求限日上交本房世系和今系的詳細草稿,就連死去的人的墳塋位置,也必須準確標明,“凡葬所註明左右東西者,俱以登山坐勢論” (長沙高田《陳氏族譜》,凡例)。譜局的初稿寫出後,通知各房房長,來親自校對,以免出現漏誤。
在族譜正式印刊後,所有的老譜,一律繳收,除存二冊,歸公外,其餘,盡皆焚毀,防止有不肖子孫私售與人,貽為後患。各房,發新譜一冊,由房長,妥善收藏。不得讓外族人觀看,不得在空白處私自填寫,並規定,三年一次核對;在祀祖的日子裡,各房,攜譜人祠,看是否有損壞和損失,違者,將受到嚴厲的處罰。
湖南長沙《潁川陳氏續修支譜》中,指出,上次修譜,為光緒乙亥年(1875年);
此次續修,是宣統二年(1910年)。時隔30餘年。
修譜經費是眾人湊集的,挑選可靠之人,專門經營。凡來修譜辦事者,遠道的,可住一宿;近處的,只管一頓飯;任何人不得藉機耗費眾人經費。凡要求入譜的陳氏子孫,各房,須寫明入譜人的生,卒,娶,葬,各個時間;纂修者,憑來稿,注載,不妄加添改,倘出現失誤,由送交草稿者負責。修譜費用,不分貧富,按丁攤收,經手人不得貪污,中飽私囊。
長沙陳氏-自明太祖朱元璋時,遷入,到修譜時,已達五百餘年。譜中人物,須以帝王甲子,核對祖先年齡,雖然,從六世祖開始分支;但,支譜須上溯始祖,以找出淵源所自。
族譜強調,陳氏子孫,在外,遵守國紀王法;在內,要知孝悌。修譜時,照例是長房在前,其餘,按順序排列,以考始終,而序昭穆。
譜序
找名人為族譜寫序,是修譜者的常見做法,目的是,為了提高該姓氏的知名度。族譜序的文字,要求盡量優美,敘述內容,絕對真實。序文,可長,可短,主要概述該姓的歷史淵源和繁衍生息。一般,在言簡意賅的同時,要對該姓,做出適當讚揚,以使其後人,感到榮耀。
如,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就曾為陳姓族譜,做過序。其中,雲:“陳氏,先出媯姓侯國,自帝舜之後,傳於有虞,虞幕裔孫閼父為周武王陶正,能利器用,周王賴之,以元女太姬,下嫁其子滿,而封於陳,使奉虞帝祀。”
短短幾句話,說明了陳姓的淵源所在
敘述陳姓歷史名人時,又說:“千流萬派,總歸一源,葉茂枝繁,不離一本。其名最著者,莫如太邱先生宴(即,東漢陳宴),其子元芳、季芳,世稱’二雄’,鳳毛麟角,豈虛語哉元芳子群,美才懿行,歷仕魏帝,清節馳聲。傳霸先梁祚下移,生靈塗炭,相機觀變,應天順人,非擇而取之也。”這一段話,把陳宴及其子元芳、季芳、孫子陳群、南朝陳國的創立者陳霸先,一一作了讚揚。這些讚揚,都接近真實,不離譜。即使陳姓後裔,看了受到鼓舞;使外姓人看了,覺得可信。
明代,人稱陽明先生的理學家王守仁,在為陳氏族譜寫的序中說,陳姓子孫“雖有親有疏,有遠有近,有富有貴,有貧有賤,有智有愚,有賢有不肖,自祖視之,則皆子孫也,何有親疏、遠近、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之分?”
陳姓字輩
中國江蘇省阜寧縣陳良鎮陳良村(郵編:224400)2012年續譜
字輩是
。 。 。 。 。 。 ,立,可,斯,克,法,。 。 。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有一支陳氏家族:起源於百犬同槽,廣東江門分莊時,一支到了麻城孝感鄉,後,時逢湖廣填四川,8個兄弟,一起到重慶;後,有7個兄弟,一起到了貴州遵義府;1個,到了四川合江,落腳,到了合江大橋鄉鹽井壩,字輩詩是:
世澤時鍾秀,克純代有賢,道乃身之本,國以家為先。
目前,這一支,有了先字輩了。
福建安溪縣美法村,陳氏家族的字輩詩是:
文章華國,詩禮傳章。
湖南嶽陽陳氏的輩分,排行是:
青云其捷步,恢振賜書榮;義重傳家遠,修齊贊治平。
續譜是:
光華開復旦,萬國慶常新;任巨資英俊,行成在禮仁。
合群敦孝友,奕世紹文明;謨訓承先澤,賢才望後昆。
同宗隆愛敬,念祖倍尊親;達道宜兼善,興邦貴正倫。
均權依憲法,篤志建洪勳;位祿偕名壽,千秋典策馨。
1. 浙江義烏市倍磊
賢.良.雕(音).逢.景.運.興.獻.文.章(結束)
2.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白馬鎮清塘村
如、繼、元、善、家、國
3. 浙江鄞縣茅山走馬塘
開天文榮 祖烈愈隆 賢宗躍人
4. 江西上饒
(1)旨方溫潤,光大正輝,文行忠信,禮義賢良,恭慶嘉祥,恆豐履泰,豫順謙和,孝友樹幫,學道同芳,長紹萬世,炳承家有,源遠永思,崇祖繼宗,培元植德,天錫其美,善壽汝康。
(2)上饒縣石人鄉青山村青山頭
河清徵聖瑞海晏兆昇平國泰禎祥獻邦興選舉明啟佑文福德吉建祿長生士進經綸志登朝入相卿。
4. 江蘇江都
恩、錫、萬、福、世、壽、方、桂
5. 湖北漢陽
永國良振,必育英華, 榮昌祖順,志禮益芳, 詩書佩澤,錫福增強, 遵仁安義,事業維長
6. 山東省陵縣陳輦莊
德、文、興、相、世、少、傳、卿
7. 漢陽
克永光明,榮華迪吉,和平治世,忠厚傳家
8. 重慶永川
天星經綸,人利禮至,文章報國,私(或詩、思)書傳家,永遠少樹,世代光華.
9. 山東省莘縣張寨鄉土陳村
王廣西興玉,計風連清懷,韶生時恆良,道遠在明德
10.江蘇鹽城郊區伍佑鎮
採、如、錦、宏、國
11.四川省永川縣
天星經綸,人利茂知,文章報國,私書傳家,永遠紹樹,世代光華。
12.海南省瓊海市
運、會、永、紹、輝
13.江西省吉安府泰和縣龍子口
秉懋邦家善慶長,翼為明聽煥文章。虞夏殷周漢唐宋,六經世受紹其芳。
從來作述敦仁禮,萬代聲名啟俊良。志據依遊克念力,丕承祖德永光揚。
14.湖北黃洲府麻城縣孝感鄉落葉沙子場郭家獅子岩幾子灣
國、正、碧、加、大、元、庭、永、遠、興、文、天、耀、祖、德、官、清、民、自、安
15.江蘇東海
増 景 方 貴 秀 步 興
16.湖北省竹山縣東川
之元國治興隆長祖德宗功世代揚尊守延綿恢先緒詩書彥秀起賢良。
17.福建省石獅市永寧鎮港邊村
仁。義。長。發。祥。忠。和。永。垂。芳
18.河南鄭州
宗,邦,萬,選,天
19.徐州北郊
龍.興.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20.四川達州市
先維加大啟,正應於朝學,其昌永曰繼,思尚信義卓,家長宗可傳,榮錫用安樂,富貴萬年興,甲弟連登科
21.四川廣安岳池玉皇廟
一啟思良上,堯舜禹湯週,文武忠天世,萬代顯鴻猷
22.湖北省石首市
世宗有大訓,孝義惟先,永正一家典則
23.湖南長沙
仲思旺興國,善德嘉立朝。學開文仕啟,永遠定祥曜。
24.湖南綏寧
遠.歷.代.善.名.揚
25.陝西漢中
春、啟、文、明、正、乾、坤
26.湖北孝感市
永崇亭尚立,天述四登齊。文學開創景, 中云自定基
27.柳州融安
以興光登文,世國良相正,君德嶽山重,貽謀燕翼長,培植基業永,克昌後裔祥
28.四川
春先思龍來 明道西光富
29.河南省濮陽市孟軻鄉
貴鳴冠書林建廣瑞祥雲文豪佐志仕英武正乾坤
30.山東濰坊諸城
世玉德磬景,文明會家安; 仁(雲)海永昌泰,忠燕光聚遠
31.湖南省衡州府衡陽縣金蘭鄉
公/良/明/有/道/定/國/顯/朝/廷/德/兆/鴻/隆/運/
32.安徽靈璧
明昌興龍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33.湖北麻城孝感鄉
天正世代昌,朝廷興萬邦;高明悠久順,永遠照真祥。
34. 湖南省臨武縣
光龍公煥世宗允上元如良甫叟伯楚舜侶壽存思志士大夫卿文才俊秀英賢能應選舉道學崇高明
35江蘇高郵一溝鎮河南陳家莊
統、紹、學、林、鶴、鳳、啟、智、海、龍、飛、生
36 四川營山縣
崇貞宗千祖,國子名文勝,朝邦萬代永,其昌興隆善,嘉志立剛常,仁義得富貴
37. 湖北省鍾祥市
正裕家生永克昌,天開文運吉照祥,光宗耀祖世為美,安邦定國華錦長
38. 廣西龍州
德、崇、厚、福、天、寶、盛、人
39. 潮州
仕應天選.大班良秦.經國帝地.由義舉仁明正科開選精忠上致君澤化傳永遠本端定家興
孝友紹克緒 經書啟嗣賢
40. 江蘇徐州銅山縣
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41. 湖南衡陽
孔、武、大、君、聖、高、瞻、遠、見、佑
42. 湖北荊州市荊州區彌市鎮陳家灣村
明正科開選精忠上致君澤化傳永遠本端定家興孝友紹克緒經書啟嗣賢
43. 湖北石首
詩書光乾業;忠孝啟後坤……
44.安徽當塗縣
福祿壽永肇祚延長祖源省上行表言坊克遵懿範
能敘綱常修齊有本相得益彰典謨訓誥先後輝煌
經綸化育迪吉爾康孝友為政郅治禎祥匡輔翼
安定明良
45. 四川大竹
真天存得玉,大金嘉時祚.曰應楚之才,華國文章緒
朝廷用賢良,立學明庠序.詩禮傳家珍,世代受恩遇
46. 湖南省臨澧縣四新崗鎮馬家村
心、書、禮、光、家、祖、忠、義、耀、朝、廷
47. 江西九江瑞昌縣
添文福守、亮席成宗、其應以餘、家之道通、學茂德立、洪新世緒、敬狄全()、華國文章
48. 江蘇淮泗
象、翠、豫、臨、豐、履、同、升、复、泰、孚、觀、咸、謙、有、宜
49. 南京
修?仕?國?家?寶?鴻?儒?道?德?芳
50. 福建汀州彭屋碑村安名排輩
茂良秉文世,凝依安(作、理)勝昌,
敬(志、英)德修原美,名才繼愈長,
慶餘恆積善,業大永遺芳,
興盛家聲顯,榮華國瑞光,
立泰澤新遠,昆強偉福莊,
尚士宏開建,宗輝耀祖邦。
51.貴州 輩份是:
錫、大、天、先(薪)、應;
文、光、學(華)、世(永)、鴻;
思、餘、平、安、義;
鎮、國、定、庭、忠。
52. 廣東揭陽
君、臣、佑、益、禾責(責)、厚、能、發、光、大、統、有……
53. 武漢市黃陂區長嶺街
輩分排序是:春煥耀家庭,君臣道義,永振大明。
54. 四川省平昌縣
九、位(衛)、運、奉、雲、文、明、光、大、正、賢、仕、登、朝、庭(廷)、煥、直、兆(朝)、燈、
55. 安徽懷寧三橋陳氏。堂號“樹德堂”
輩份是:陳欒日仕普友延金木水尚九毓永昌王廷光國祚傳家惟一經中存務廣厚
56. 四川省遂寧胖土入陝之鞏昌府階州陳家山公妣諱氏皆無考有墓有碑惟字刑剝蝕莫辨公生子五長紹綱次號綱三福綱四聯綱五桂綱
宗譜取名定派歌:繼自其汝之九邦第宏基培應醇厚廣裕啟顯揚時勤慎佐國宜綿長鍾嗣烈世澤萬年思
57. 四川巴中恩陽義陽山陳氏湖廣填川的第六代開始的宗譜: 鴻,紹,啟,中,永,定,順,安
58. 清康熙年間,陳之貴遷入貴州都勻駱家田
二十個流水字輩:榮、學、際、國、治、延、祐、宏、世、德、孝、友、惟、敬、修、光、顯、永、爾、錫。
59. 湖南雙峰荷葉鎮陳氏排輩表:
大朝必興宗祖慶
世祚公卿煥一門
習禮敦詩垂蔭遠
服疇紹德迪光蕃
英才薈蔚占星聚
丹詔榮頒表義尊
欲識澤長綿楚派
顏川正可訴淵源
60. 安徽省肥西縣
文學光宗、賢能輔國、明理安常、宏昭世澤
61. 遼寧省莊河縣大陳莊和小陳莊
二十字家譜如下:
元學春廣兆,仁复日煥祥,連仲丕繼本,玉樹振永昌。
62福建南安市豐州鎮鋪頂村
永彰範仕,秉政德資,
孔廣世體,伯宏叔甫,
爾念及祖,志學溥章,
詒宗奕茂,華國揚廷
靜重明敏,雍穆皇慶,
嘉謙昭碩,睿哲典永,
緒綱景蔚,猷謨超诇
熙隆承祜,海嶠攸敬
63貴州威寧縣江南原序”樂安”排行
廷鳳安光祖 仲賢文芳殿
鈴裴綸世汝 嘉國聖言元
仁道之良 衛大永昌
64湖南省澧縣王家廠鎮
字輩中有: 登 大 培 元
65資陽樂至縣遷至廣元劍閣(綿陽梓潼)
光先啟列 士志達登
66重慶市江津區長衝
朝文世純陽萬德永清光宗正上天澤世代大吉昌
67河南省禹州市劉樓村
九三世德學傳起山清禮樂從仙進詩書振家邦
68重慶奉節縣草堂、巫山縣龍溪、官陽、大昌等地陳姓
一文一伏一,道君啟朝一,文載天庭章,玉裔紹祖芳,安邦定國泰,繼述齊家昌,聖代崇經學,昇平展大襄,嗣源千歲榮,世澤萬年光
69 安徽池州陳姓輩字:國正天心順,時和聖德昌,傳家登孝友,續志命綱常。
70.四川合江陳姓字輩:其文思光大,天元少世興。基開宗本正,汝學慶榮登。志德超邦國,洪希啟玉金。明良家善繼,永遠在朝廷。
71 湖北宜昌枝江陳姓輩字有:功德貽燕長
陈姓家谱介绍
陈姓族谱,等级观念森严。对于那些曾任高官显宦,封妻荫子,荣宗耀祖者,往往大书特书,惟恐不详尽;对一般的陈姓子弟,仅写上姓名,没有其他介绍。
陈姓,视耕读为正业,对其他职业,采取鄙视态度,如,对经商者,即使拥资巨万,经营有方,族谱上,只录其姓名,不提成就,更无赞誉之辞。同是死亡,因身份不同,称呼,就不同,有官者,称“卒”,其他人不能享受这一殊荣,只能称“死”,或“不禄”。
重男轻女,为陈姓族谱,乃至所有族谱的共同点,男子的结发妻子,叫“元配”,继娶者,如系未婚女子,称“继配”;所娶,如系改嫁之妇,称“继娶”,不能有一点混淆。夫亡不嫁者,予以旌表,再嫁者,受歧视。
修谱
“谱以传信,犹史也” (宣统元年,己酉二修长沙高田《陈氏族谱》,凡例)。
族谱,作为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的修撰,往往被视为一件十分神圣的事,因为,它将记载这个家族的渊源、繁衍、荣衰升沉。一般来说,三十年左右,即要修谱一次,从开始,到结束,整个家族,都洋溢着一派庄严与喜悦之情,祭祀场面的隆重,各房,各支,无论贵贱的慷慨捐资,成立各种机构的,热闹繁忙,都体现了这个家族的成员,对于有关自己在内的生命史的高度关注,或者说,是一种生命“寻根”意识的强化。
每修一次谱,都有一种缅怀列祖列宗的深刻内涵,对家族生命史,作一种全面的肯定和阶段性的总结,举凡子孙的繁盛,显赫人物的表彰,家族成员的生与死的记录,都无不进入这部史册;
这,当然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大事。同时,修谱有一种纯正本家族血缘的重要作用,确立嫡传,清录支派,可以说,是一丝不苟。在伦常教化上,严格地表现为明长幼,定尊卑,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原则,使代代子孙,恪守不悖。
这种修谱的神圣性,表现在对“真实”的刻意追求。
修谱机构——谱局成立以后,即,向各房发出书面通知,要求限日上交本房世系和今系的详细草稿,就连死去的人的坟茔位置,也必须准确标明,“凡葬所注明左右东西者,俱以登山坐势论” (长沙高田《陈氏族谱》,凡例)。谱局的初稿写出后,通知各房房长,来亲自校对,以免出现漏误。
在族谱正式印刊后,所有的老谱,一律缴收,除存二册,归公外,其余,尽皆焚毁,防止有不肖子孙私售与人,贻为后患。各房,发新谱一册,由房长,妥善收藏。不得让外族人观看,不得在空白处私自填写,并规定,三年一次核对;在祀祖的日子里,各房,携谱人祠,看是否有损坏和损失,违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湖南长沙《颍川陈氏续修支谱》中,指出,上次修谱,为光绪乙亥年(1875年);
此次续修,是宣统二年(1910年)。时隔30余年。
修谱经费是众人凑集的,挑选可靠之人,专门经营。凡来修谱办事者,远道的,可住一宿;近处的,只管一顿饭;任何人不得借机耗费众人经费。凡要求入谱的陈氏子孙,各房,须写明入谱人的生,卒,娶,葬,各个时间;纂修者,凭来稿,注载,不妄加添改,倘出现失误,由送交草稿者负责。修谱费用,不分贫富,按丁摊收,经手人不得贪污,中饱私囊。
长沙陈氏-自明太祖朱元璋时,迁入,到修谱时,已达五百余年。谱中人物,须以帝王甲子,核对祖先年龄,虽然,从六世祖开始分支;但,支谱须上溯始祖,以找出渊源所自。
族谱强调,陈氏子孙,在外,遵守国纪王法;在内,要知孝悌。修谱时,照例是长房在前,其余,按顺序排列,以考始终,而序昭穆。
谱序
找名人为族谱写序,是修谱者的常见做法,目的是,为了提高该姓氏的知名度。族谱序的文字,要求尽量优美,叙述内容,绝对真实。序文,可长,可短,主要概述该姓的历史渊源和繁衍生息。一般,在言简意赅的同时,要对该姓,做出适当赞扬,以使其后人,感到荣耀。
如,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就曾为陈姓族谱,做过序。其中,云:“陈氏,先出妫姓侯国,自帝舜之后,传于有虞,虞幕裔孙阏父为周武王陶正,能利器用,周王赖之,以元女太姬,下嫁其子满,而封于陈,使奉虞帝祀。”
短短几句话,说明了陈姓的渊源所在
叙述陈姓历史名人时,又说:“千流万派,总归一源,叶茂枝繁,不离一本。其名最著者,莫如太邱先生宴(即,东汉陈宴),其子元芳、季芳,世称‘二雄’,凤毛麟角,岂虚语哉元芳子群,美才懿行,历仕魏帝,清节驰声。传霸先梁祚下移,生灵涂炭,相机观变,应天顺人,非择而取之也。”这一段话,把陈宴及其子元芳、季芳、孙子陈群、南朝陈国的创立者陈霸先,一一作了赞扬。这些赞扬,都接近真实,不离谱。即使陈姓后裔,看了受到鼓舞;使外姓人看了,觉得可信。
明代,人称阳明先生的理学家王守仁,在为陈氏族谱写的序中说,陈姓子孙“虽有亲有疏,有远有近,有富有贵,有贫有贱,有智有愚,有贤有不肖,自祖视之,则皆子孙也,何有亲疏、远近、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之分?”
陈姓字辈
中国江苏省阜宁县陈良镇陈良村(邮编:224400)2012年续谱
字辈是
。。。。。。,立,可,斯,克,法,。。。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有一支陈氏家族:起源于百犬同槽,广东江门分庄时,一支到了麻城孝感乡,后,时逢湖广填四川,8个兄弟,一起到重庆;后,有7个兄弟,一起到了贵州遵义府;1个,到了四川合江,落脚,到了合江大桥乡盐井坝,字辈诗是:
世泽时钟秀,克纯代有贤,道乃身之本,国以家为先。
目前,这一支,有了先字辈了。
福建安溪县美法村,陈氏家族的字辈诗是:
文章华国,诗礼传章。
湖南岳阳陈氏的辈分,排行是:
青云其捷步,恢振赐书荣;义重传家远,修齐赞治平。
续谱是:
光华开复旦,万国庆常新;任巨资英俊,行成在礼仁。
合群敦孝友,奕世绍文明;谟训承先泽,贤才望后昆。
同宗隆爱敬,念祖倍尊亲;达道宜兼善,兴邦贵正伦。
均权依宪法,笃志建洪勋;位禄偕名寿,千秋典策馨。
1. 浙江义乌市倍磊
贤.良.雕(音).逢.景.运.兴.献.文.章(结束)
2.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白马镇清塘村
如、继、元、善、家、国
3. 浙江鄞县茅山走马塘
开天文荣 祖烈愈隆 贤宗跃人
4. 江西上饶
(1)旨方温润,光大正辉,文行忠信,礼义贤良,恭庆嘉祥,恒丰履泰,豫顺谦和,孝友树帮,学道同芳,长绍万世,炳承家有,源远永思,崇祖继宗,培元植德,天锡其美,善寿汝康。
(2)上饶县石人乡青山村青山头
河清征圣瑞 海晏兆升平 国泰祯祥献 邦兴选举明 启佑文福德 吉建禄长生 士进经纶志 登朝入相卿。
4. 江苏江都
恩、锡、万、福、世、寿、方、桂
5. 湖北汉阳
永国良振,必育英华, 荣昌祖顺,志礼益芳, 诗书佩泽,锡福增强, 遵仁安义,事业维长
6. 山东省陵县陈辇庄
德、文、兴、相、世、少、传、卿
7. 汉阳
克永光明,荣华迪吉,和平治世,忠厚传家
8. 重庆永川
天星经纶,人利礼至,文章报国,私(或诗、思)书传家,永远少树,世代光华.
9. 山东省莘县张寨乡土陈村
王广西兴玉,计风连清怀,韶生时恒良,道远在明德
10.江苏盐城郊区伍佑镇
采、如、锦、宏、国
11.四川省永川县
天星经纶,人利茂知,文章报国,私书传家,永远绍树,世代光华。
12.海南省琼海市
运、会、永、绍、辉
13.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龙子口
秉懋邦家善庆长,翼为明听焕文章。 虞夏殷周汉唐宋,六经世受绍其芳。
从来作述敦仁礼,万代声名启俊良。志据依游克念力,丕承祖德永光扬。
14.湖北黄洲府麻城县孝感乡落叶沙子场郭家狮子岩几子湾
国、正、碧、加、大、元、庭、永、远、兴、文、天、耀、祖、德、官、清、民、自、安
15.江苏东海
増 景 方 贵 秀 步 兴
16.湖北省竹山县东川
之元国治兴隆长 祖德宗功世代扬 尊守延绵恢先绪 诗书彦秀起贤良。
17.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港边村
仁。义。长。发。祥。忠。和。永。垂。芳
18.河南郑州
宗,邦,万,选,天
19.徐州北郊
龙.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20.四川达州市
先维加大启,正应于朝学,其昌永曰继,思尚信义卓,家长宗可传,荣锡用安乐,富贵万年兴,甲弟连登科
21.四川广安岳池玉皇庙
一启思良上,尧舜禹汤周,文武忠天世,万代显鸿 猷
22.湖北省石首市
世宗有大训,孝义惟先,永正一家典则
23.湖南长沙
仲思旺兴国,善德嘉立朝。学开文仕启,永远定祥曜。
24.湖南绥宁
远.历.代.善.名.扬
25.陕西汉中
春、启、文、明、正、乾、坤
26.湖北孝感市
永崇亭尚立,天述四登齐。文学开创景, 中云自定基
27.柳州融安
以兴光登文,世国良相正,君德岳山重,贻谋燕翼长,培植基业永,克昌后裔祥
28.四川
春先思龙来 明道西光富
29.河南省濮阳市孟轲乡
贵鸣冠书林 建广瑞祥云 文豪佐志仕 英武正乾坤
30.山东潍坊诸城
世玉德磬景,文明会家安; 仁(云)海永昌泰,忠燕光聚远
31.湖南省衡州府衡阳县金兰乡
公/良/明/有/道/定/国/显/朝/廷/德/兆/鸿/隆/运/
32.安徽灵璧
明 昌 兴 龙 忠 厚 传 家 远 诗 书 继 世 长
33.湖北麻城孝感乡
天正世代昌,朝廷兴万邦;高明悠久顺,永远照真祥。
34. 湖南省临武县
光龙公焕世 宗允上元如 良甫叟伯楚 舜侣寿存思 志士大夫卿 文才俊秀英 贤能应选举 道学崇高明
35江苏高邮一沟镇河南陈家庄
统、绍、学、林、鹤、凤、启、智、海、龙、飞、生
36 四川营山县
崇贞宗千祖,国子名文胜,朝邦万代永,其昌兴隆善,嘉志立刚常,仁义得富贵
37. 湖北省钟祥市
正裕家生永克昌,天开文运吉照祥,光宗耀祖世为美,安邦定国华锦长
38. 广西龙州
德、崇、厚、福、天、宝、盛、人
39. 潮州
仕 应 天 选.大 班 良 秦.经 国 帝 地.由 义 举 仁明正科开选 精忠上致君 泽化传永远 本端定家兴
孝友绍克绪 经书启嗣贤
40. 江苏徐州铜山县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41. 湖南衡阳
孔、武、大、君、圣、高、瞻、远、见、佑
42. 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陈家湾村
明正科开选 精忠上致君 泽化传永远 本端定家兴 孝友绍克绪 经书启嗣贤
43. 湖北石首
诗书光乾业;忠孝启后坤……
44.安徽当涂县
福禄寿永 肇祚延长 祖源省上 行表言坊 克遵懿范
能叙纲常 修齐有本 相得益彰 典谟训诰 先后辉煌
经纶化育 迪吉尔康 孝友为政 郅治祯祥 匡 辅翼
安定明良
45. 四川大竹
真天存得玉,大金嘉时祚.曰应楚之才,华国文章绪
朝廷用贤良,立学明庠序.诗礼传家珍,世代受恩遇
46. 湖南省临澧县四新岗镇马家村
心、书、礼、光、家、祖、忠、义、耀、朝、廷
47. 江西九江瑞昌县
添文福守、亮席成宗、其应以余、家之道通、学茂德立、洪新世绪、敬狄全()、华国文章
48. 江苏淮泗
象、翠、豫、临、丰、履、同、升、复、泰、孚、观、咸、谦、有、宜
49. 南京
修?仕?国?家?宝?鸿?儒?道?德?芳
50. 福建汀州彭屋碑村安名排辈
茂良秉文世,凝依安(作、理)胜昌,
敬(志、英)德修原美,名才继愈长,
庆余恒积善,业大永遗芳,
兴盛家声显,荣华国瑞光,
立泰泽新远,昆强伟福庄,
尚士宏开建,宗辉耀祖邦。
51.贵州 辈份是:
锡、大、天、先(薪)、应;
文、光、学(华)、世(永)、鸿;
思、余、平、安、义;
镇、国、定、庭、忠。
52. 广东揭阳
君、臣、佑、益、禾责(责)、厚、能、发、光、大、统、有……
53. 武汉市黄陂区长岭街
辈分排序是:春焕耀家庭,君臣道义,永振大明。
54. 四川省平昌县
九、位(卫)、运、奉、云、文、明、光、大、正、贤、仕、登、朝、庭(廷)、焕、直、兆(朝)、灯、
55. 安徽怀宁三桥陈氏。堂号“树德堂”
辈份是:陈栾日仕普 友延金木水 尚九毓永昌 王廷光国祚 传家惟一经 中存务广厚
56. 四川省遂宁胖土入陕之巩昌府阶州陈家山公妣讳氏皆无考有墓有碑惟字刑剥蚀莫辨公生子五长绍纲次号纲三福纲四联纲五桂纲
宗谱取名定派歌:继自其汝之 九邦第宏基 培应醇厚广 裕启显扬时 勤慎佐国宜 绵长锺嗣烈 世泽万年思
57. 四川巴中恩阳义阳山陈氏湖广填川的第六代开始的宗谱: 鸿,绍,启,中,永,定,顺,安
58. 清康熙年间,陈之贵迁入贵州都匀骆家田
二十个流水字辈:荣、学、际、国、治、延、祐、宏、世、德、孝、友、惟、敬、修、光、显、永、尔、锡。
59. 湖南双峰荷叶镇陈氏排辈表 :
大朝必兴宗祖庆
世祚公卿焕一门
习礼敦诗垂荫远
服畴绍德迪光蕃
英才荟蔚占星聚
丹诏荣颁表义尊
欲识泽长绵楚派
颜川正可诉渊源
60. 安徽省肥西县
文学光宗、贤能辅国、明理安常、宏昭世泽
61. 辽宁省庄河县大陈庄和小陈庄
二十字家谱如下:
元学春广兆,仁复日焕祥,连仲丕继本,玉树振永昌。
62福建南安市丰州镇铺顶村
永彰范仕,秉政德资,
孔广世体,伯宏叔甫,
尔念及祖,志学溥章,
诒宗奕茂,华国扬廷
静重明敏,雍穆皇庆,
嘉谦昭硕,睿哲典永,
绪纲景蔚,猷谟超诇
熙隆承祜,海峤攸敬
63贵州威宁县 江南原序”乐安”排行
廷凤安光祖 仲贤文芳殿
铃裴纶世汝 嘉国圣言元
仁道之良 卫大永昌
64湖南省澧县王家厂镇
字辈中有: 登 大 培 元
65资阳乐至县迁至广元剑阁(绵阳梓潼)
光先启列 士志达登
66重庆市江津区长冲
朝文世纯阳 万德永清光 宗正上天泽 世代大吉昌
67河南省禹州市刘楼村
九三世德 学传起山清 礼乐从仙进 诗书振家邦
68重庆奉节县草堂、巫山县龙溪、官阳、大昌等地陈姓
一文一伏一,道君启朝一,文载天庭章,玉裔绍祖芳,安邦定国泰,继述齐家昌,圣代崇经学,升平展大襄,嗣源千岁荣,世泽万年光
69 安徽池州陈姓辈字:国正天心顺,时和圣德昌,传家登孝友,续志命纲常。
70.四川合江陈姓字辈:其文思光大,天元少世兴。基开宗本正,汝学庆荣登。志德超邦国,洪希启玉金。明良家善继,永远在朝廷。
71 湖北宜昌枝江陈姓辈字有:功 德 贻 燕 长